今年高职高考他考了全市第18名
他是一个打工仔,插班到高考班,只用了一年半时间就学完3年课程。期间,他没有收入来源,全班41个同学每人每周捐出1元钱,将他供到毕业。因为学籍时间不够,经市教委特批,他才参加高职高考。不久前,成绩公布,他名列全市高职高考第18名。
16日中午,万州区周家坝万美铝业公司食堂人声鼎沸,正是数百工人的午餐时间。楼上偌大的集体宿舍空空荡荡,角落里,一瘦削的男孩盘坐床上,伏在被子上专心地写着。
“你再不下来,食堂没饭了。”工友在楼下叫他。男孩头也没抬:“快了,做完这题就来。”
“他不做完是不会来的,把饭给他留一份吧。”厂长卢登攀一边摇头,一边吩咐食堂师傅。
男孩叫王伦才,20岁。尽管10天前他已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但还是一天也舍不得扔下书本。
打工仔想圆大学梦
王伦才是万州区龙沙镇老林村1组人。1岁多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后,继父身体不好,家里经济很是拮据。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一直是王伦才的梦想。
2006年,王伦才初中毕业考上片区重点中学,可母亲不愿让他继续上学:“读了书还是要打工挣钱,不如早点出去打工。”
躲在被子里哭了一夜后,16岁的王伦才踏上了去青海打工的火车。行李箱里,除了几件衣服,只有厚厚一摞书,除了初中课本,还有向别人借来的高中课本和笔记本。
王伦才在西宁一餐厅做杂工,每天工作到晚上10点左右才结束。尽管如此,他每天回到宿舍还是要拿出高中课本自学,直到一两点才睡觉。看不懂的,就记下来,向身边懂的人请教。就这样,王伦才艰难地自学完了高二数学和高一外语、物理等。
2008年,王伦才从青海回到老家,不甘心地寻找高考机会。
机会来了。经过村里推荐,他在万州区职教中心参加了劳动部门组织的为期半年的“雨露”技能培训。培训期间,继父因病去世,学校生活老师周阿姨开着摩托送他回家。路上,得知王伦才的想法,周阿姨告诉他,职教中心有个专门的高考班,在那个班上完课程可以参加高考。
办完继父后事,他在周阿姨引荐下,找到学校政教处主任谭荣,申请希望插入高考班就读。后来,经过了解情况,校领导于2009年春天,特批他插入当年高考班学习。
同学“1元捐”供他毕业
当时是一学年中间,无法申办学籍,王伦才只能作为旁听生在高考班插班听课。但他比谁都认真,下课了,同学都休息,他总是缠着老师问问题,他想把以前欠下的都补起来。
他虽然回到学校继续学习,但新的问题又来了:进了高考班后,他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身上只有几百元积蓄。为了省钱,他每天早上不吃饭,中午在食堂只打一份菜,饭可以随便加,他便强迫自己撑,把晚饭也省了,直到晚自习后才买个馒头加餐。他每天的生活费,都控制在5元以内。
同学王保英说,王伦才到班上不久,有人发现他中午特能吃,后来才知道他是为了节省生活费。同学们知道后很心酸,班长向继忠为他发起了募捐活动。班上同学大多来自农村,家庭也不富裕,最后,同学们商量决定,每人每周省出1元钱,每月就有164元,交给王伦才作生活费。
1年半来,就是这样靠全班同学的捐助,他才顺利毕业。
高职高考全市第18名
高考班学习时间本来是3年,王伦才插班进来时,只剩下一年半,要赶上同学的进度谈何容易?
因为欠下太多功课,最初,王伦才根本听不懂老师讲课。他便拼命“啃”书本,向同学借笔记。学校晚上10点10分下晚自习,王伦才每天都要在教室多呆一两个小时。考虑到王伦才的特殊情况,职教中心特许高考班教室可以推迟熄灯时间。深夜11点多钟回寝室后,王伦才还不休息,为不影响同学,他买了一把电筒,蒙在被子里看书。如饥似渴地学习,让王伦才迅速赶上同学的进度。
为了报答同学的帮助,他还带头成立了一个学习团队,将每门学科的尖子生组织起来,针对其他同学情况进行义务补课。这样的帮扶下,高考班整体成绩得到很大进步。
去年底,职教中心开始准备学生高考报名工作。第一次将名单报到万州区教委,王伦才就被“刷”了下来:因为他是从2009年9月才有学籍,到高考时学籍时间只有一年,按规定,高职高考必须有3年职中学籍,否则无法参加高职高考。为此,学校多次找到万州区教委说明情况,希望能够特殊对待。万州区教委工作人员在调查之后,被王伦才的求学经历打动,向市教委打了一份报告。在市教委破例批准后,王伦才参加了今年的高职高考。
7月,高考成绩公布,王伦才取得全市第18名的好成绩。但为了节省学费,他报考了离家最近的三峡学院。高考结束后,王伦才立即应聘到当地的万美铝业公司打短工,为大学学费努力。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订阅高考免费短信服务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