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 凌尧 本报记者 刘治宇 赵振宇
技校
就业率的“诱惑”
2006年,我市刚刚组建的哈尔滨技师学院里出现了两个“高技能人才试点班”,近100名学生全部来自高中毕业生,在我省开了技校招收高中毕业生的先例。在这些高中毕业生中,很多人都有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然而,他们选择走进技校的大门。
为何放弃大学而进入技校?答案就是:就业率。自2003年起,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企业对技工的需求成倍增长。当年的统计显示,全省技工缺口20万人。与此同时,省外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企业纷纷来我省招聘技工,且不惜重金或提前与技校签订合同,预约未来两三年的技校毕业生。沉寂多年的技校一下火了起来。
记者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数据显示,自2003年起,全省技校招生每年都以10%的规模扩招。2003年,市属技校比上一年增加招生2000多人,部分学校人满为患,想方设法扩充教学资源。于此相对的是,技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着100%的记录。上技校就等于有了工作,就业的杠杆是促使高中毕业生放弃考大学,直接进入技校的根本原因。
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高考已走过了34个年头。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到“黑色七月”,从全国扩招到今年的新课改高考我省几乎1.1:1的录取率,高考“自古华山一条路”选择“天之骄子”的神圣气息似乎正在逐年减弱。记者从教育部门了解到,今年,全市约有1100余名应届高中生放弃了高考。
据了解,近年来愈演愈烈的“留学热”和“技能热”,成了这些“流失考生”的主要走向。记者从我市部分留学中介机构和技师学校了解到,到目前为止,高中“留学热”和技校“技能热”仍在不断升温,高中留学生甚至同比增长了近30%,高考独木桥已见分流趋势。
放弃
千余高中生止步考场
到目前为止,今年高考已经走过了大半的路程,本科二批次院校录取也已接近尾声。与1977年恢复高考时不到3%的录取率不同,今年我省的高考录取率理论上将超过90%。面对如此高的录取率,在我市应届高中生中仍有近1100人选择了放弃,止步在高考考场门口。
据我市的统计年鉴显示,2007年,全市各类高中共招生47344人,其中市区为26760人。经过3年的刻苦磨砺,这批高中生中,有46158人参加了今年的高考。其中,44025人参加了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133名职高、中专毕业生参加了省内单独命题的中职对口升高职招生考试。按照入学人数和报考人数的简单比较,今年的应届高中生中应有1186人“放弃”了高考。除了少部分因个人学习成绩和家庭条件限制而放弃高考的学生外,“流失考生”的去向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留学 高中生留学增加近三成
为了解“流失考生”的走向,近日,记者对相关学校、教育部门、留学中介和学生进行了走访。在采访中记者获悉,尽管以往“出国镀金”的理念已经逐渐淡化,但留学热,特别是高中生留学热,近4年来正在逐渐抬头。我市某大型留学中介机构经理张颖告诉记者,从该公司看,高中阶段学生申请出国留学比例今年同比增加了近30%。
据介绍,近4年来,出国留学申请低龄化趋势明显增长,其中高中阶段申请留学学生最为明显。去年全年,通过该公司出国留学的千余人中,高中学生占了约25%,其中高一、高二学年便选择出国者也在逐年增多。这些学生多数选择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洲留学,选择亚洲的相对较少。
在以往人们的印象中,出国的多是自身成绩不佳、家庭条件较好的“镀金者”,从2008年起,大批学习成绩优异者也开始选择到国外深造,学生来源也不再局限在商人、外企高管等高收入家庭。在学校的选择上,北方家长重视国外大学排名,到中学留学也要考察学校所在地区,多选择当地重点中学。在学科选择上,以往注重商科,现在工程类专业也成了留学热点。同时,现在的家长教育理念也有了明显改变,绝大多数“高中留学生”中,家长多不为孩子制定留学目标,而是让孩子自由发展,注重提高孩子的核心竞争力。
冲击 职业教育挑战学历教育
一位长期接触国外教育的人士告诉记者,在国外,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并没有“地位”上的差别。职业教育就是为就业铺路,专门针对工作而进行培训教育,大学教育则进行专业技术培养,偏重于理论研究和科学探索。二者没有明显的地位差别。
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培训处处长辛向忠介绍,经过连年扩招,目前我市技校在校生达到3万人,一次性就业率为98%。经过最后统计,所有技校毕业生最终全部找到工作。正因如此,今年计划招生更是突破万人大关。“目前报名的学生中,高中毕业生占相当大的比例。”一位技校招生办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由于基础较好,高中毕业生大多直接进入技校的“高技能人才班”,他们进入工作岗位后的工资待遇的增长频率比普通技工要高,平均工资在3000元左右,有的甚至初次就业工资就超过了5000元。职业教育已正式向大学教育发起了挑战。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订阅高考免费短信服务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