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如果是被高考这根‘指挥棒’指挥的话,细究了今年广东省的高考语文试卷后,我想说,这个领域的‘指挥棒’,基本已朝着我心目中期待的方向指挥了。”一位关注语文教育多年的观察人士这样说。
广大的一线教育工作者这些年来都忙乎了些什么?时代的变迁和要求,在多大程度上渗透和影响了基础教育?
从1977年恢复高考算起,高考已经走过38个年头。某种意义上说,高考是观察教育以及教育改革变化的一个重要窗口。不同时代的高考试卷,鲜明地反映着社会时代变迁以及教育的变化。
38年来,高考试卷有什么变化?教学、教育有什么变化?它们是否在往更多人期待的方向改变……本期《南方日报》选择更多人可以“看懂并有话说”的高考语文试卷作为对象,邀请在1970年代—2000年代参加高考的“过来人”,分享他们对那个年代高考语文试卷与今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的感受,通过这些感受、细节、故事、观点,或许可以引发对高考、教学、教育更多的思考。
多位人士表示,观察今年的广东高考语文试卷,会发现38年来,高考语文的确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曾经的偏重字词句拼写、强调语法等以记忆为主的机械式考察,到如今偏重阅读分析文本的能力、思辨能力、清晰表达的能力、对文言文的掌握、对古代经典诗文的熟悉等,令人欣慰。一度被批评为“肢解”汉语的语文教学,在这样的“指挥”下,正在变为真正的汉语素质教育。“整体看能够较好地考察学生的中文素质、能力,在往更多人期望看到的方向转变。”一位“70后”说。
高考语文试卷应该怎样设置才算是一份好试卷?相当多的被采访人士对今年广东的语文试卷给出了积极的评价。大家的共识是,它应该考查的是学生运用中文的能力、素质。一个接受了适当语文教育的学生,就能考一个合格的分数。真正要取得高分,就是那些拥有较高的汉语素养的学生:比一般学生花费更多的课余时间进行汉语的延展阅读,积累起了更好的语感、更强大的词汇量、更多的文化积淀,“全是‘内功’,用题海战术达不到这个效果。”一位受访者如是说。
1970年代
当年的考卷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
“当时看到作文题就很慌张!”眼前是全国工业学大[微博]庆会议上的一篇领导讲话稿,大意为“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要求考生缩写为一篇300字的短文,唐建新顿时懵了:“从来没有学过缩写。”想过《唱国际歌时想到的》、《路》、《大跃进中的二三四》等等这类在1973年以前的高考作文题,可居然一个都没派上用场,却来了个从未接触过的“缩写”。唐建新当时的心里甚为忐忑,不知道怎么“缩”,怕缩出来未达到或者超出了规定的字数。
唐建新是语文教学研究专家。他曾参加过1973年的高考,但由于当年的张铁生交白卷事件,分数通通不算数,在朋友的鼓励下,他再次走进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全国统考考场,“当时的考生来自工厂、车间、田间,没有复习资料、考试大纲、参考考题和老师。”唐建新笑言,当年大多数人都在“裸考”。尽管在此之前,唐建新从事了两年的小学、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可当年那份语文试卷的某些题型着实把他考倒。
让唐建新感到为难的还有当年那份卷子中的填空题。“那些外表道貌()然、内心卑鄙龌()的神父,尽管装出一()穷人的救世主的模样,实际上是()善、()婪、凶狠、残暴的剥削者和压迫者。”这些填空让今天的学生来做都轻而易举,可对于当年那些上山下乡多年的知青考生而言,却颇为费劲。“这些词汇很多来自《参考消息》,我们下乡的知青基本没有机会接触到那种高层读物,词汇量完全靠自己平日的积累和储备。”唐建新回忆,当年的语文试卷无论从考题还是形式都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
近十年作文题保持不错水准
相比而言,唐建新对近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大为称赞:“广东的语文试题体现了广东的海洋文化、经济大省的背景和岭南传统风格的结合,题型丰富多元,值得肯定。”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题目是今年的作文题,“自然的远和近,考查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这个生活包括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这个考题是切合大文化和大时代背景的,这个题很宽泛,考查学生是否有灵性和悟性,只要把握到这个规律就可以自由发挥了。”
唐建新回忆,当年经历了10年“文革”后,从百废待兴到发展人才,既没有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又没有教科书,多数考生在中学阶段只读毛主席、鲁迅的文章和两报一刊,这给出题的老师也带来不小挑战。“设计一份100分的试卷都煞费苦心。”唐建新说,当时由于语言材料来源很少,出题基本只要把握好考的是语文,而不是政治、历史就行,此外就是考查学生的语言文字修养,仅此而已。但现在不同,老师出考题的素材丰富了许多,有经济、社会、文化、时政等多种资料素材作为参考。
作为多年高考试题的观察者,唐建新给广东历年的高考作文题点赞,“广东高考语文作文命题比全国其他省份都好,从网上打分和大众参与评分来看,分数都是最高的。”他认为,广东高考语文作文题从2006年以后就一直保持不错的水准,而其他题型也出得比较稳。在唐建新的观察中,高考语文试题从本世纪开始就发生了变化,有国家教育方向的改革,也有时代背景的因素,但整体来说步子迈得比较小,但广东省高考试卷的命题质量却走在前面。
经历了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试,走到多重考核标准的今天,唐建新认为语文考试的核心在于语言和文学,语言即最基本的字词句的应用,文学则指向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也是今后语文教学继续发展的方向。
1990年代
备考时搂着十几页的题死背
在镇上坐三轮车到县城、跟班里的60多个同学提前一天住在小宾馆、吃集体餐……1995年,焦锐男赶往河南省的一个县城参加了全国高考。“当时大学在很多人眼里很神圣。那时高考压力很大,背负着一个家庭、甚至是家族的希望,也要当弟弟妹妹的榜样。而且竞争也很激烈,我们班只有不到10个人进入重点大学。”
焦锐男目前是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一名语文教师。回忆20年前的高考语文试卷,她说那时选择题特别多,除了常规的字音字形之外,“文学常识”是必考题,备考时他们都是搂着十几页的题死背,“‘鲁郭茅巴老曹’当然是必备之列,有‘三曹是谁’、‘塞万提斯是西班牙作家’、‘老人与海的作者是海明威’这类题目,完全是考记忆性知识。”她发现,如今的这类题目已经从高考语文中消失,语文试卷从原来的重知识识记转变为重视人文素养,从主观题增加就可看出。
“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百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那鹦鹉/鹦鹉说喜鹊/生就一副奴颜媚骨/喜鹊说苍鹰好高骛远/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任选其中两种鸟,展开想象,以《××与××的对话》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对话片断”这是20年前焦锐男高考时的作文题目。
“材料本身很低幼,内容是各类鸟互相诋毁对方,让考生得出学会欣赏他人、发现他人的亮点之类的封闭结论,只有夹住这个点,才可能得高分”,在焦锐男看来,当年的作文题只关注伦理、道德、个人修养层面,不关乎时代、现实。
今年广东高考关于“人与自然”的作文题关注到现实、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随着技术发展,人类的生存发展状况,“很接地气、很有思辨性,暗含时代的思潮。只给材料不给评判,也让考生有足够的空间发挥,对学生的要求也更高。”焦锐男说,今年高考作文学生可以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很近又很远,贴合媒体信息化社会人对自然的感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这类具有现实性、开放性、思辨性,暗含时代思潮、人文含量高的作文,会让那些有认知深度和思维深度的同学真正考出水准。
时代的烙印也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呈现。“20年高考试题中有‘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化装成一个阔太太’的题目,今天却是‘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的平台了。”焦锐男还说,20年前的考题很闭合单一,阅读题“没得选”,而今年的语文试卷更开放多元,现代文阅读增加了文学类和实用类两类选考题,让不同兴趣和思维类型的考生都能得到充分尊重和发挥。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