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考研政治真题及解析: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4)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3日 15:55   新东方在线

  7.以下是关于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材料:

  材料1

  中国可利用的水资源仅占世界的7%,全国年人均淡水量2 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长江以南的水资源占全国的80%,长江以北占20%,其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0。1999年全国年污水排放总量为606亿立方米,其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缺水的北方农业,采用传统的浸灌方法,浪费十分严重。1998年中国长江等流域发生特大洪灾,表面上是水多了,实质上是森林过度采伐,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蓄水保水作用减弱所致。

  摘自《光明日报》2001年5月21日

  材料2

  当人类改造自然能力显著提高,有能力迅速将自然环境和物质转化为经济效益之后,就往往偏爱于眼前利益,忽略了所取得效益的由来和根本,演变为国家、地区、部门、集团对资源的竞相占有,甚至导致总体失控,进而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滥垦滥伐导致水土流失;围垦河湖滩地导致洪水泛滥;不注意珍惜和合理配置、节约、保护水资源导致干旱缺水;超采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等,都是明显的例证。

  摘自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全国水利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水资源危机日益突出,把海水转化为淡水的海水淡化工程日益获得广泛应用。反渗透技术已相当成熟,并有约20年的经验积累,已成为海水制取饮用水最廉价的方法。目前世界淡化水日产量已达到2 700万立方米,并以10%~30%的年增长率攀升。实施此项工程的不仅有中东国家,还有美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等许多发达国家的部分地区。其中美国有一家反渗透淡化厂规模就达到日产38万吨。大型海水淡化吨成本一般在1美元左右或以下,在许多国家其价格与自来水价格相差无几或接近持平。

  相比之下,我国海水淡化事业进展缓慢,在整个40年的发展过程中每跨一步都要经历10年之久。1958年起步,1965年开始研究反渗透技术,1986年建设日产3 000吨的海水淡化装置,1997年建成舟山日产500吨海水反渗透淡化装置,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造成我国海水淡化进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思想不够解放,担心海水淡化技术不可靠,成本过高等等。

  摘自《中国化工报》2001年3月10日

  材料4

  甘肃省张掖自古并不缺水,历史上黑河充沛的水量,曾经浇筑了河西走廊的辉煌,而张掖就位于河西走廊的腹地,人称“金张掖”。但是随着人口和耕地的增长,近几十年来,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了。为了缓解水事矛盾,100多万张掖农民在调整农业结构的时候,把水的压力变为动力,以节水为出发点,选择节水而高效的种植业品种,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实现节水与增收双赢,而且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使农业发展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最终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摘自《人民日报》2001年5月22日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2,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的原理,分析我国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3,分析人们在解决水资源问题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矛盾转化原理。

  (3)结合材料4,分析人类在应对水资源挑战的实践活动中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2002年)

  8.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华佗是我国东汉名医。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俩人均头痛发热,一同去请华佗诊治。华佗经过仔细地望色、诊脉,开出两付不同的处方,给倪寻开的是泻药,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二人不解:我俩患的是同一症状,为何开的药方却不同呢?是不是华佗弄错了?于是,他们向华佗请教。华佗解释道: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应当服泻药,将积滞泻去,病就会好。李延的病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就好了。你们病症相似,但病因相异,所以治之宜殊。二人拜服,回家后各自将药熬好服下,很快都痊愈了。

  中医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强调辨证施治,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蕴含着丰富的辨证法思想。

  (1)指出其中所涉及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

  (2)这个故事对我们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何启示?              (2009年)

  9.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评述以下论断:

  “在历史转折时期,只要充分认识历史的必由之路和自己的历史责任,作出正确的选择,就可以在历史进程中大有作为。”                                  (1995年)

  第二部分:参考答案及真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C 【解读】本题考查对唯物辩证法部分关于矛盾同一性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相互利用、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本题属于间接性试题,需要逐项审视比较。命题中含有两对矛盾,一对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矛盾,一对是唯心主义内部派别的矛盾。按此理解A、B、D不符合题意要求,只有C符合题意要求。

  2. B 【解读】本题考查对唯物辩证法部分关于度的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度是一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范围、限度,认识度的方法论意义就是要掌握适度原则,不要过或不及。

  本题题干中“欲显长厚而似伪,状多智而近妖”指说了过头的话,故所含哲理就是度,B是正确选项。因为是单项选择题,其他三项可不必研究。

  3. C 【解读】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部分关于量变质变规律中度的概念及含义。度是事物保持自己的质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它包括但不就是关节点、临界点。

  本题属于直接性试题,考查度的含义的记忆,使用正选法选出C。

  4. D 【解读】本题考查对唯物辩证法关于量变质变规律中的度的含义的应用,同时涉及量、质的含义。度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限度,是质和量的统一。认识事物的度,才能在实践中掌握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的错误。本题是考查防止“过”或“不及”的哲学理论根据,属直接性试题,选出D即可。

  5. C 【解读】(1)本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中关于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中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唯物辩证法的五对基本范畴中关于必然性和偶然性、原因和结果的理解。

  (2)本题通过一句箴言来考查其所蕴含的道理,属于考查理解性的试题。

  (3)回答本题,首先要掌握唯物辩证法的两对范畴的基本概念和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原理。这道题可以使用排谬法解答。首先可以排除A和B,A项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B项中的肯定因素是指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A、B都是正确观点,但是和题干没有关系,故不选。这道题最难区分的是C、D两项。这道题的标准答案是C项。“坚持就是胜利”中的“坚持”是量变,“胜利”是质变。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但是笔者对这个题目的答案有不同的看法,因为C项的观点本身是错误的,量变并不必然引起质变,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必然引起质变。所以笔者认为C项的答案并不确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的第46页和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的第14页都共同认为“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这段对量变和质变关系的论断是符合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引用马克思的话“不是任何一个货币额或价值额都可以转化为资本,相反地,这种转化的前提是货币的所有者,或商品所有者手中有一定的最低限额的货币或交换价值。”“单纯的量的变化到一定时就会转化为质的差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67页)由此可知并不是任何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选项C显然是一个错误的命题,用错误的命题解释一个公认的箴言,这是不恰当的。相比而言,D项的答案却能说得通,溪水之所以能够胜利,其原因是坚持,而不是力量。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考研 政治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