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骑驴找马——英语是留学中的“栏路虎”,打败它才能进入专业学习
英语中心的老师听了我的学习计划后,眼睛瞪得大大的,说:“什么?你要上护理部?还要直接上二年级?要赶下个月开学?”她的头摇得象卜愣鼓,连连说:“No, No, 这不可能。”
在我“庞大”的留学计划中,最终把目标指向新西兰这个遥远的岛国,又锁定了在这个海边城市的W理工学院是有原因的。
我在国内上大学时,就有了毕业后出国深造的念头。我在北京的一个医科大学读中药专业,我很喜爱和珍惜这个专业。然而我知道,中国是中
药的老祖宗,要打算出国继续深造,就得改学西药专业,所以我就撒开大网,满世界寻找能继续学习医药的外国大学。
经过数次去大型留学说明会的咨询,我得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国外的大学,只要和医学沾边的专业,中国学生是很难申请到的。
在一次咨询会上,一所澳洲名校的招生女老师热情地向我推荐读护理学专业。她告诉我,以我的医药专业,我可以去学麻醉护理,这是一门专业性很强、非常“吃香”的学科,而且必须读研究生,还会有奖学金……,这些真是太吸引我啦。
护理就护理吧,毕竟是医学的一部分,何况护理学在国际上火着呢,许多医生出了国后不也改学护理了吗?拿我老爸讲话先“骑驴找马”,然后在骑马找骆驼……
正好新西兰的这所理工学院到国内招收读护理学位的留学生,我赶紧报了名。以我的学历,可以得到整整减免一年的学分呢,也就是说我读完学位只需两年,这在留学生中的确是不多的。
2003年初,我终于收到了许可我直接进入该校二年级读护理学位的录取通知书,稀里糊涂成了某个护理合作项目赴新西兰留学的第一名学生。
这只是我留学计划的一部分,我还梦想读硕士甚至读博士,只是爸妈对我说:“我们只能供你读两年,如果你还想继续往上念的话,我们可供不起,你就自己想辙吧。”
的确,在国外学读医学是很贵的,能供我读2年已经很不错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英语中心的老师听了我的学习计划后的那个表情——她眼睛瞪得圆圆的、嘴张得大大的,说:“什么?你要上护理部?还要直接上二年级?要赶下个月开学?”
她的头摇得象卜愣鼓,连连说:“No, No, 这不可能。”,
为了使我信服,她特意拿来了学校的招生简章:“你看吧,护理科学部的入学英语分数比别的专业要高。”
她说得没错,其他专业都要“雅思”6分,可惟独护理科学部白纸黑字写着要“雅思”6.5分,这可是这个国家研究生的入学分数了。而且就是研究生不经过艰苦的训练,也是不容易考过的。
我这么个“急茬儿”,在一个多月内英语能达到什么程度完全是个未知数;可是已知数是——我如果通不过,就要在语言中心再呆上一年半载!要知道在这里呆一个月,就要花掉人民币一万多元呀!
不管有没有可能,我已经走到这一步了,硬着头皮拼吧。
语言中心用的教材和我在国内用的差不多,是剑桥大学编的。在国内英语培训时风靡题海战术,也就是说,一个小时就要做完一套阅读题,一天要做好几套题。即使这样,我还嫌太慢;
可是在这里,老师领着做完一套题要花一至两个星期时间!
这里的老师教英语的方法和国内完全不同,是“聊天”式的,给学生讲一些当地的风俗啦、习惯啦、历史等,老师每天都要反复强调说:
“你们要多读文章。”
“你们要多和当地人交谈。”
“你们要多去玩,要会放松。”
……
这些谁不知道呀!我也想多读些文章,也想多和当地人交谈,可哪儿有时间呀?
老师们总是说:“No Worries。(不要着急)。”我后来发现他们对什么事都爱这么说。
如果你要是问老师某道题的答案为什么选A而不是选B之类的问题,要在国内,老师能从不同个角度给你“论证”, 可在新西兰,她就会耸一耸肩,说:“哦,这是语感,是习惯。”
说白了就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更让我着急上火的是,搬出我在国内惯用的“自助学习法”也不灵了。所谓自助,就是有这么一类学生,爱盯住前面的某个学习尖子,跟紧这个目标走,提高不会很费劲,我就是这类学生。
由于我在国内英语有一点底子,不够谦虚的讲,我的水平比周围的同学还高些,“矬子里拔大个”,我前面没有什么“目标”可瞄着了。
老师的方法对我没用,教科书对我没用,同学对我也没用,我真是没脾气了。
我想起国内的英语培训时,一位有经验的老师拍着桌子直着急,他哑着嗓子冲大家喊:“同学们哪,‘英语’是你们每个人留学中的 ‘栏路虎’啊!只有打败它才能进入专业学习,才能真正留学。”
还有短短的一个月,我能击败这只6.5分的“栏路虎”吗?刚踏上异国它乡的兴奋被一种恐惧感代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