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年龄、学段下降,留学选择趋于理智
丁红宇:这几年,留学人员的群体有两个变化。一个变化是从留学人员所学的学段和层次看,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期,基本上是读完本科以上出去的,以读硕士为主,还有访问学者和高级访问学者。到90年代中期,逐渐从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下降到读本科为主;到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本科和本科以下的占到一半以上,其中高中以下的估计在20-2
5%左右。有一个从高学段到低学段这样的变化。从年龄上看,从成年人降到青少年的层次。
第二个变化,选择到国外留学的心理和思想状态,也经历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变化。一开始就觉得出去留学好,中国人望子成龙,加上一百年来殖民地半殖民地文化的心理影响,总觉得洋人比咱们强,只要是国外的就好,不管是菲律宾、马来西亚甚至是非洲的一些国家也比我们好。由盲目地或者说是感性的出去,逐渐地过渡到理性一些。理性表现在他有一些选择,比如对出去的渠道有一个选择,个人、亲戚朋友、网上、教育展还是中介机构等,再有出去后上哪些学校、读哪个专业也有考虑,不完全是跟风,对国家、对地区、对语种都有考虑;还有对不仅出去学语言,还要考虑拿一个洋文凭、职业证书;再就是对将来就业的考虑,是在国外就业还是回国发展,国外什么行业就业比较好,工资待遇机会发展前景等都要考虑;还有移民的环境等。对出国留学有一个全方位的考虑,比较理性,然后做一个选择。
范作申:小留学生人数相对增加是一个事实。我认为这从学习语言的角度看比较有利,但从专业学习的角度看,很难打牢基础知识。数理化学习对逻辑思维的要求很高,在完全陌生的语言环境里,如果不能完全吃透专业知识,学习基础不扎实的话,将来打算进一步深造,在专业学习上有一个飞跃就比较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