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多少生命可以重来 > 正文

广州一大学生担心考试欠佳自杀

http://www.sina.com.cn 2005/10/08 14:33  新浪教育

  【事件回放3】广州“一大学生担心考试欠佳自杀”

  时间:2002年1月16日

  地点:广东广州

  2002年1月16日上午8时40分,就读于广州某大学的本科生黄毅(化名)在留下遗书之后,跳楼自杀,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平时,黄毅性格外向,与同学相处融洽,学习成绩在班里也名列前茅,连续两年都获得了一等奖学金。自杀前不久,黄还曾向班主任咨询过报考中山大学研究生的事情,表示去中山大学读研究生将是自己未来规划的重要一步。然而,在自信开朗的外表下,黄毅身上却一直隐隐存在着由于过度好强而导致的焦虑和脆弱。据其同学反映,黄毅对自己要求很高,有什么事都自己承担,从来不把自己的困难向别人说,即使在产生巨大压力时也不愿寻求疏导。

  1月9日至14日,黄毅共有六门功课要考(包括英语六级),这使下定决心考好英语六级的黄毅压力陡增。1月16日,黄在割脉自杀不成后,从楼上跳下。在遗书中,他提到自己已连续七天失眠,自觉英语六级和另一门课程考得不好,担心要重修。

  【声音 观点】

  焦虑和脆弱正是几乎所有自杀学生都存在的心理问题,自杀往往是内外方面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外部来看,首推情感问题,其次就是学业压力。因此,自杀的高发阶段多在新生入学后、第一学期末及毕业前这些矛盾集中期。

  从内因来看,主要是潜意识中的自卑和内心焦虑的集中爆发。作为一种偏差型的自我认识,自卑往往长期存在,它使学生在遭受到任何小挫折时都会无限扩大,如坠深渊,无力自拔。而当阻碍因素长期存在,如持续的学业压力、持续失恋时,自卑便会逐步发展成自怜、自毁。这时如再遇到考研、就业等重大问题,无法排解的焦虑就会突破心理的最后防线,最终走上自杀的不归路。

  ——心理专家观点

  我们其实都是吃得了学习苦的人,关键是这样的单纯为考试而学习的意义到底有多大?如果在小学、中学那样单纯的日子,被学习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丧失的还多是童年的快乐;那么大学生们、研究生们还让考试去主宰自己的生活,而且有人竟为此走上绝路,则真正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和浪费,甚至是悲哀了。

  问一句:应试教育,你的目的到底在哪里?

  ——中国政法大学 段冬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