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11/01 10:33 新浪教育 | |||||||||
半个多世纪以前,我国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批判旧教育的时候,就发出了“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的呼声,提出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为此,他要求人们要把自己摆在儿童之中,成为孩子当中的一员,以“赤子之心去了解儿童,认识和发现儿童的力量,相信儿童的力量”,只要深入到人们之中去,便会“发现小孩子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那么怎样来培养小孩的创造力呢?陶行知提出了“六个解放”:第一,要“解放小孩子的头脑”。他认为,儿童的头脑往往被“迷信、成见、曲解、幻想层层裹
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给今天的学校和家庭教育以深刻的启迪。良好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或者说,应该成为学校教育不良影响的消蚀剂和缓冲剂。这样的家庭教育,当然首先要有爱,因为它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但仅此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家长应该弄清给予孩子的是怎样的爱,以及怎样给予孩子爱。爱孩子,是每位家长都能做的事;但并非每位家长都能对爱做出恰当的分析。常见的父母之爱主要缘于:一、爱孩子是因为他是自己生命的延续;二、爱孩子是因为他是夫妻爱情的结晶;三、爱孩子是因为他是传宗接代的象征;四、因为在生育、哺育、养育方面花费了心血,所以爱孩子;五、因为孩子能给生活带来欢乐和笑声,所以爱他;六、因为孩子能给自己的人格带来骄傲和满足,所以爱他;七、因为自己的人生已经萎缩,而孩子能给自己带来安慰、寄托、开脱和解脱,所以爱他;八、孩子是自己的财富,是今后生活的依靠,所以爱他。以上种种爱都是人之常情,有的还相当高尚,本无可厚非,但问题是这些爱都是从父母立场上出发的,是出于某种目的、基于某种需要、作为某种投射而产生的爱,因而严格说来,这些都只是父母爱的动因,绝非爱的实质内容,而且由于是从父母自身的利益出发,就很容易导致“爱的过度”。家庭教育所需要的爱,应该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为孩子的发展着想,对孩子的兴趣、爱好、愿望、个性、潜能、气质、天赋等作出分析,再施以父母的爱;具体内容则表现为对孩子的尊重、理解、信任、沟通、欣赏、鼓励与关怀。这才是家庭教育应有的爱。只有从这样的角度,对孩子施以这样的爱,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父母之爱的博大精深、入情入理、无微不至,才能真正沐浴在爱的阳光里,活得潇洒,笑得灿烂,玩得开心,最终实现自由的、和谐的、健康的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