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跟网络大侠学作文 > 正文

每段开头点一句,提纲挈领作用大

http://www.sina.com.cn 2005/11/09 13:50  新浪教育

  统——每段开头点一句,提纲挈领作用大

  在一些段落的开头,最好用一句总结性的话,可以是富有哲理揭示规律的,可以是统揽论据引起下文的,可以是承上启下呼应照应的。《菜园小记》一开头便是:“种花好,种菜更好”。这“种菜更好”四个字,一下子切入了文章的主题。

  比如:

  历史被如沙的时光悄悄地掩埋,当我们回首时,已了无痕迹。然而当我们真正回首去聆听和抚摸这尘封的记忆时,却总有那一串串的姓名在大漠的鸣沙中突兀,回荡。

  如烟往事,似水流年,却带不走这样一个熟悉的名字,一个为人所倚赖,为人所唾弃,为人所敬佩,为人所鄙薄的名字——曾国藩。《照海倚天》

  清——说理可用一二三,颠来倒去最忌讳

  说理要尽量清楚,说清楚了就住嘴,不能意犹未尽,藕断丝连,更不能颠来倒去,来回折腾。必要的时候,可以用“第一”、“第二”、“第三”,以便眉清目秀,写的时候方便,读起来也清爽。

  你可以看看报纸,比如领导作的报告,一般都要分一、二、三。你写学习计划,有时也要这样分。

  这种形式,一般用于辩驳别人的观点,或是论证不常见的观点。在具体技巧上。你可以用“首先,……”、“其次,……”、“再次,……”、“最后,……”。也可以用“……,此其一”、“其二,……”、“其三,……”。

  请看本大侠2002年写的《由素质教育想到的》:

  由素质教育想到的

  前些天乘车时听到两家长有关素质教育的一段对话。一个说,瞎掰,咱们课程难出了名,你的孩子在减负,人家孩子在苦读,高考分数线一样,不会因为你是素质教育就降下来。另一个家长说,进不了重点,考不上大学,到哪儿找工作?

  我们的教育,从过去的过于玄乎走到了过于功利。能讲出十个文学经典,还不如会一个仔猪增肥的办法。因为基础薄弱,强调人才经世济用无可厚非,但不能简化成一考定调,那样有如为提高粮产而毁林造田,人文底蕴似水土流失,精神世界势必出现污染。

  莎士比亚说,一年可以造就一个暴发户,一百年才能造就一个贵族。精神的濡养,心灵的润泽,文化的积淀,需要一个宽松健康的环境条件,推行素质教育十分必须。为解决落实难问题,有人想了两个办法:一是普及大学。这样的话,学生有一个从容的心态去对待考试对待学问,能少一点焦头烂额和急功近利;二是降低文凭要求。不要一说我们落后,就算大学生和硕士博士的比例,就一个民族而言,心态可能比文凭更重要。更不要一招聘,就矫情抬杠,连打字员都要求大专以上。

  第一种办法根本长远,第二种务实有效。这两件事本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但要命的是有人有意无意地将它们推到对立位置:一些民办的大学教不了真本事,一些用人单位看不起民办的大学。他们互相牵制,互相拆台,自取其辱,无法取信于人。所以,家长和老师只能叹口气,重复那句老话:宝宝乖,分数是命根根。

  再请看一位学生作文:

  我潇洒,我是差生

  我潇洒,我是差生。怎么,不服气?你说我学习成绩惨不忍睹,这我不怪你,可我的潇洒劲儿,你还一无所知呢!不信,请摘下你的有色眼镜,跟我潇洒走一回吧。

  首先,我知名度高,日理万机的老师们记忆力再好,也难得能把他所教学生的名字一字不差的叫出来。而我,只要老师瞥上我一眼便能迅速的叫出名儿来,有的还连是那班几号几排几座都如数家珍般记得清清楚楚,甚至我的电话号码也念念不忘,我简直可以与班级里的星级人物相媲美了。比起那些泛泛之辈,我可是出尽了风头,真有点鹤立鸡群的飘飘然了。

  其次,我是班上少数几个幸免于难的非近视患者之一。眼镜这东西非但不美观(但还有人戴着装知识分子),而且在环保问题迫在眉睫的当代,眼镜也成了小小的“光污染源”,说不定哪天被警察逮住,饱受皮肉之苦。更有甚者,戴着眼镜打篮球,弄不好轻则眼镜粉身碎骨,重则眼珠迸裂。说到这里,我又不得不暗自庆幸我是名差生了。

  还有,只要我有走出校门的时候,我就可以纵横天下,不管是那位歌星最近出了什么新专辑,还是什么网络游戏更新了,这些都逃不出我的眼睛。特别值得骄傲的是我对网络游戏的“精深造诣”,如果学校有关于网络游戏的考试,那耀人耳目的第一名非我莫属了。据说本世纪是网络信息的世纪,看来,我大展宏图的时候马上就要到了。不信,你去问问班上,哪个不佩服我这个网络高手的?

  有道是“高处不胜寒”,而低处则相对安全了。因为成绩差,我并不担心什么成绩下降之类的事儿,只要稍有涨潮之势,老师、家长就喜不自胜,鼓励、犒赏等等更是美不胜收。

  其实,我一个差生的妙处是说不完,道不尽的。

  要问我班最潇洒的是哪一位?

  是我,是我,还是我!

  另外,也可以用一些对仗的话放在一段的开头,以显示段落层次。比如,本大侠在前文当中实例修改过的那篇《我若为家长》,是这样结构的:我若为家长,要帮助孩子正视亲情。我若为家长,要引导孩子顺其自然。我若为家长,要教育孩子张弛有度。我若为家长,要启发孩子自加压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