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网夏明瑞:通过试错过程 创新学习模式(2)

2014年12月08日11:44  新浪教育 微博    收藏本文     

  夏明瑞:这一点是个很纠结的问题,好老师的标准关键是评价的体系和评判的方式不同。以前我们对一个好老师的评判标准,尤其是在公立学校,在体制内,我们通常会看他的职称,有没有发表学术论文,班级管理情况如何,或者说他在参加一些大的教育教学赛事上有没有获奖等等应该说这种评价标准相对单一。这种评价机制更多是体制内相对于教学设计本身的评价,但是教学设计并不等同于教学效果。互联网教学设计和体制内的教学设计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包括微课网的初期也走过这个弯路,我们对一个互联网行业里教师的评价还停留在体制内,或者还仅仅停留在体制内,我们也要求他的年龄、职称,要求他的论文,要求他学术上的背景,这些需不需要?肯定是需要的,但不是全部。那就是一个好老师的标准,在互联网时代里就出来了。第一,他有高超的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课堂驾驭能力,这是最基本的教师素质。第二,他身处教育教学的一线,对于教育教学的时代性需要有自己的把控。我是老师出身,我对于学术背景深厚的教师,本能的也有一种仰望的心态,但是我们的用户就未必。相反,我们的用户可能因为我仰望而产生陌生,因陌生导致疏离。第三,就是这个老师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要求教师要做到去纯学术化和去伪兴趣化,这两点我不需要展开说,因为我相信我们的教师一定懂得其中的含义。我现在常常在一线教师培训当中经常提到的一句话,未来一个好的教师的评判至少有双重标准,第一,基础的教育教学和驾驭课堂的能力。第二,一个老师能不能去灵活地驾驭更多的优质资源为己所用的能力。

  主持人:您刚刚也反复提到了互联网思维,这个概念确实在近几年以来,可以用泛滥来形容,确实大家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都不得不去创新,但是创新其实有人觉得它会有试错的代价,但是同时如果你不创新,你又会死,这个创新是一个必经之路,是必走不可的路。究竟应该怎么样去创新?

  夏明瑞:互联网思维这本身就是一个话题,在互联网的思维下如何创新,或者在互联网的时代里,如何利用好互联网思维,进行产业和行业的创新,这是当下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也是比较难说清楚的话题。

  为什么说热门?我们随便检索互联网思维,发现有很多词条,各个领域的专家对互联网思维进行了不同的解释。有的人说这是互联网行业里的人独有的,有的人说互联网思维不仅仅属于互联网人,而是属于整个时代。在这个里边,我只想从教育创新的角度进行一个浅层次或者更垂直的解读,来表达一下我个人的一些观点。

  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去进行创新,付出的代价是必需的,这个代价的弯路也是我们刚刚在聊的过程当中的几点。第一,试错,尤其是去纯学术化的试错,这个去纯学术化的试错在中国的互联网教育里经过了15年的阵痛,到现在为止还有人还停留在试错的路上。但是我们似乎又必须试错,试错的是一面旗帜,这面旗帜就是我们必须要把这面旗帜放在那里,用它去召唤着大家去冲锋陷阵,开玩笑讲,这种纯学术的定位已经渐渐外化成了一种象征性的符号,而并不是落实在孩子心中所需要的或者是用户所需要的东西。比如说我们就拿微课网为例,在微课网上销售最好的课程,往往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那种资历最高、职称最好、学术背景最深厚的人,恰恰是一些中青年有自己风格的教师,他们既有相对成熟的教学经验,又有自己的激情,又来自一线。但是在这个试错的过程当中,微课网和很多兄弟企业一样,也走过了很多弯路,也就付出了代价。但是我想也许创新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但是在试错的过程当中,谁能够在错误当中去吸取经验,然后去积累、沉淀,最后能够让这些错误变成成功的垫脚石,这是最重要的。

  如此说来,微课网现在的课程,可能在去纯学术化和去伪兴趣化之间恰如其分的找到了那么一点点新的突破,但是这个突破也是自创业以来我们不断的试错,不断地去更新,不断地去讨论,不断地去丰富,再不断地去淘汰,最后凤凰涅盘,才有现在的东西。这是试错的第一点,那就是在去纯学术化上试错。

  第二个试错,在去互联网化的试错上。其实我们是做互联网教育的,说去互联网化有点绝对,但是我们同样看到有些企业在这条试错的路上前赴后继的“牺牲”。其实我们很心痛,这不是竞争的问题,实际上我们并没有把哪个互联网教育企业当成对手。中国互联网教育整个行业还远远没有成熟,这个蛋糕远远没有做大,它到底有多大,实在是很值得期待的一件事。我曾经呼吁,希望这个行业里的创业者或从业者都冷静下来,把这个蛋糕共同做大,哪怕我们每个人分到其中的一小块,也比现在看到这个市场大得多。

  去互联网化是因为教育本身是体制内的东西,我们还要去尊重学校的教学习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一些行政干预,包括我们的互联网教育双刃剑的“阴暗面”:孩子的自制力低下和我们对于互联网学习正确的引导和监控不完善的问题。有些企业过于偏重他的互联网,但是忽略了一个问题,我们如果让它纯互联网化,谁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控?如果说在正常的学校教育范畴里,或者是在孩子的日常生活里,教师和家长[微博]实际上是轮流担任着或扮演着孩子监护人的角色,而一旦我们企业开始定位的时候就没有在学术化、制度化和监控体系上面去取得突破,仅仅是去寻求互联网上面所谓人的自由,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甚至事与愿违的。成大事者必作于细,互联网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需要高屋建瓴,更要脚踏实地。我们都知道成人的自制力和学习诉求相对要强,多以像网易云课堂或者沪江,和我们K12这个阶段,有截然不同的区别。为什么?因为成人对于学习的需求:第一、我有自控力,第二、我是有自主的选择性。孩子在这两点上都是没有的,相反,他们不但自己相对缺乏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自控能力也偏弱。所以,如何借助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育教学实施部门和家长的力量,对用户的学习行为进行有效引导,是每一个互联网教育的从业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第三个试错就是互联网教育是在课外还是在课内。这是问题的本质是先进技术的引进和运用是解放了用户还是束缚了用户,用户是提高了效率,还是增加了负担的问题。中国的老师是很辛苦的,中国的孩子更辛苦。纯互联网化而不依托现行教育体系的东西会让孩子在本来就可怜巴巴的那一点点休息时间里,还要给互联网教育腾出一块空间。而老师呢,则变成了不但要懂教学,还要懂技术。最后变成了教师学生双向增加负担,这是背离教育改革的初衷的。所以,互联网教育不能做井底之蛙,也切忌耸人听闻;微课网在互联网教育课内课外的运用上,都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在一线的教师培训中也有不错的口碑,这些源于试错,更源于沉淀。

  在这近三年试错过程里,微课网也在不断转型升级需求制度、学术、兴趣、用户、社区这五个维度的突破口,并逐步进行了有效嫁接和融合,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给用户提供一个更贴心的教育服务。

  我们力量微薄,不敢奢求造天之功,却也期望以己绵薄之力推广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更优质更平价的教育服务,更让我们的学生在轻松参与中享受到学习进步的快乐。在微课网的总部有一条语录:为扭转中国青少年求学的艰难处境而奋斗!这是我们的基本信念,也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根本动力。

  主持人:夏总说得特别好,跟您今天的访谈下来收获非常大,这个访谈视频值得我在节目结束之后自己再回看。非常感谢您今天接受新浪网教育频道的访问,我们也希微课网将来能够给客户带来更多更好的体验。

  夏明瑞:这也是我们一直努力的目标,谢谢您,谢谢广大网友。


上一页12下一页

文章关键词: 微课网新浪教育盛典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