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父母头疼的,不是看着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一天比一天叛逆,而是孩子染上了一些恶习,比如喝酒、逃学、赌博,甚至更坏。有时候真的想不明白,孩子从哪里学来了这些东西,也不知道怎么让倔犟的他改掉恶习,因为孩子要么沉默不语,要么就顶嘴,好难沟通。
有的父母也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心理专家提醒,和孩子沟通困难,要多想想以前发生过什么事情,让孩子产生了抵触情绪,而不是责备孩子。确实是这样,有时并不是因为哪一边做错了什么,而是曾经的事对孩子有长远的影响。而孩子的恶习,正是由这些事而起。
罗先生可能不是一位传统意义上的“好爸爸”,曾经因为赌钱欠下了一笔债,债主上门要债时,儿子和妻子都在家,那一天的事情,都被他们看在眼里。后来当他发现上初二的儿子,经常逃学和同学赌钱时,他气坏了,当即揍了孩子一顿。不过罗先生心里也明白,揍孩子,不只是因为他赌钱,还气自己给了孩子不好的影响。
可是要儿子不再赌钱,却很艰难。提到这件事时,儿子总是不说话,也不看他。后来罗先生和儿子去看了心理医生,那几次的咨询,终于让情况缓和了。
首先发现儿子赌钱不是因为跟老爸学,而是想“赢回爸爸”。当年债主上门时儿子年龄很小,看到父母无能为力的样子,他觉得自己很没用,想为爸爸做些什么。可是孩子的逻辑很简单,以为赌钱赢了就能让家人好起来,这个念头一直潜藏在他心里,等到有机会赌钱时,就成了自己很难控制的动力。
原来儿子的恶习竟是因为对父母的爱,只不过方式不对。在接下来的咨询中,心理医生让罗先生的儿子回忆债主上门那天,他有什么感觉。“害怕,很害怕失去爸爸。”“那父母发现你赌钱的时候,你又是什么感觉?”他想了一会儿说,“我怕他们对我失望。”因为发现赌钱并不能“赢回爸爸”,这个事实和长期的想法相矛盾,让孩子也非常痛苦。不过当罗先生和儿子都发现了这个矛盾时,情况有了好转,儿子知道赌钱是自己的幻觉:这么做,并不能真的让父母高兴。
咨询结束后,罗先生也找到了和儿子沟通的方法,打骂责备让儿子一个人孤独的面对矛盾,但如果自己退一步帮他想想恶习究竟从哪起,却发现不是因为儿子本性坏,还发现了儿子的懂事。(时报记者 陈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