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邵中学:文化引领 奠基人生

2015年04月23日12:14  新浪教育 微博    收藏本文     
南邵中学:文化引领 奠基人生南邵中学:文化引领 奠基人生

  南邵中学是始建于1958年的初中校,坐落在昌平新城中心地带。目前有学生265人,10个教学班,教职工58人,专业教师42人。其中,市、区级骨干教师12人。学校以“人生教育”为中心,以“奠基人生,和谐发展”为办学理念,确立了“修仁道之心,养浩然之气”的校训,努力打造“笑园+孝园+效园”三园合一的和谐之园。先后荣获“北京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首批“北京市中小学[微博]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昌平区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昌平区教学质量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英语教研组被评为“全国工人先锋号”;学校成为昌平区唯一一所被北京市文联授予“小作家协会团体会员”的学校。

  几年来,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南邵中学积极应对,主动求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在文化建设、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南邵中学:文化引领 奠基人生南邵中学:文化引领 奠基人生

  一、聚焦文化,引领学校风气

  (一)系统构建,整体设计。文化建设以“校本、传承、内涵”为建设原则,学校从顶层进行设计引领,班级文化从底层进行落实执行,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突出文化的育人功能。基于此,确定了南邵中学文化建(二)学校物质文化建设成效初显。目前,学校“三苑、两楼、一场”的文化大格局基本形成,年级文化、班级文化、学科文化、小组文化建设初见成效。校园主雕塑、家国情怀区、四季楼道、哈哈镜、笑脸墙等景观都具有南邵中学特色的文化痕迹,也处处映衬着文化育人的气息,对师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熏染与滋养。

  (三)学校文化内涵发展稳步推进。经过几年的探索,南邵中学文化建设的内涵逐渐清晰,简要概括为“三个一、三个三”,即:“一心一念一精神,三校三风三目标”,具体内容如下:

  一心指围绕一个中心,即:人生教育

  一念指办学理念,即:奠基人生 和谐发展

  一精神指办学精神,即:摸着良心教书 想着未来育人

  三校指校徽、校训、校歌

  校徽:《仁山智水》

  校训:修仁道之心,养浩然之气

  校歌:《不灭的理想》

  三风指校风、教风、学风

  校风:合作,和谐

  教风:爱生,善教

  学风:尊师,乐学

  三目标指学校发展目标、学生发展目标、教师发展目标。

  学校发展目标:把学校办成“笑园”+“孝园”+“效园”三园合一的和谐校园。即:身心愉悦的微笑之园;百善为先的孝道之园;追求卓越的效率之园。

  学生发展目标:成长、成才、成人

  教师发展目标:专注、专业、专家

  (四)以班级文化创建为突破口,促进学校浓郁的向上风气。一是为每班都配置了面积充裕的展示空间。二是实施部委制,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三是各班制定并认真落实班级文化建设方案。四是建设班级自己独有的特色文化。五是将“师友”文化作为重要内容。

  二、聚焦课堂,探索课改之路

  学校自2011年开始坚定不移地实施“师友和谐互助”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以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实在在地发生着变化。教师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变得能说善思敢展示了。

  (一)以“师友和谐互助”为主线稳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按照“想清楚、看明白、做实在”的总思路分阶段推进课改。在前两年初步摸索基础上,2013年起确定了以“课例研究”为重点的实施策略。把实践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凝练成“如何培训正确而恰当地表达”、“学师如何对学友有效指导”、“如何进行即时性激励性评价”等八个研究课题,以教研组为单位,针对一至两个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聚焦课堂,每个组每月至少上一节研究课,确定每节课要研究的重点,然后根据研究内容再安排集体备课、说课、上课、评课、反思环节。根据上节研究课最后的评课及反思再确定下一节研究课,如此往复,不断提高。到现在为止,我们已完成近五十节的研究课,通过对每节课的精心打磨,“师友和谐互助”课堂教学改革正在向纵深方向推进,2014年11月在我校召开这方面的区级专题研讨会。

  (二)以课改为依托,切实提高教师团队专业能力

  1.校本培训出实效。结合实际确定每学年培训的侧重点,如:本学年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就是课堂实操与读书交流。除了平时的教研和每周的教学论坛外,重点关注青年教师和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教育沙龙等形式研讨小问题、真问题,切实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个人能力与集体智慧相结合、新任教师与骨干教师优势相结合,实实在在的解决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引导教师立足现实、树立目标、专业追求,追逐理想。通过此项活动,既丰富了教师们的理论知识,更提高了自身素养。促进了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2.拜师学艺双促进。拜师学艺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跨校拜师。聘请山东即墨28中的胡晓娜、昌平实验中学特级教师李志刚等校外名师为我校青年教师的师傅,历经三年,以王娅明为代表的青年教师不仅成长为联盟名师并在最新一轮的评审中成为了昌平区骨干教师。第二层次是校内拜师。通过跟岗学习、举办研讨沙龙等途径,加快青年教师培养。第三层次“盟内拜师”,即:我校部分优秀师资到校际联盟内兄弟学校当师傅,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3.交流活动促提高。除了校内交流,我们抓住可能的资源为我所用。一是以校际联盟为依托,开展交流。如:组织七校联盟教研组长论坛、班级文化建设论坛;举办“联盟杯”课堂教学大[微博]赛、联盟运动会、跨校拜师、异校送课等活动。二是借助一些平台先后到河北、河南、山东、密云、大兴、西城等外省市、外区县参与教学交流展示活动。几年来,每一位老师都获得了参与活动的机会,参加展课的老师更是快速成长。

  (三)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拓宽学生发展路径

  在完成国家课程同时,我校通过承担市级专题教育研究课题加强课程建设,目前,禁毒、安全、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等专题研究已顺利结题。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开发《魅力南邵》、《豆蔻絮语(一)》、《豆蔻絮语(二)》、《数独》等校本教材且均纳入教学计划。此外,还组建了“新奇典”文学社、美术社、合唱团、数学思维、英语课本剧等多门校本课程。坚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三、聚焦体美,提升综合素养

  (一)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

  1.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主管领导重点抓,体育教师具体抓,各处室与年级联合抓的联动局面,确保活动有序、安全。同时利用周一升旗仪式、校园广播、电子宣传板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让“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观念深入到每位师生的心中。

  2.精心设计大课间活动,不断提高质量。大课间活动以集体活动为主。春夏秋季节主要内容是韵律活动、广播体操、花样跳绳活动,冬季是阳光体育长跑活动。

  3.竞赛活动突出全员参与。运动会、单项赛等在项目设置上与我校实施的“师友互助”教学模式相结合,创设师友项目,如师友跳绳、师友俯卧撑、平板支撑等,让德智体美有机融合,形成合力。

  (二)以“2+1”活动实施为契机,提高师生综合素养

  在继承学校原有传统基础上,积极挖掘社会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2+1”活动。目前已经开展的有花样跳绳、刀术棍术、抖空竹、跆拳道、篮球、足球、国际象棋、中国象棋、舞狮、魔术、变脸、绘画、摄影、书法、生物、科技“美境行动”等活动,学生们乐在其中。

  通过系列措施,师生的体育、美育、科技素质得到了有效提高,跆拳道、女篮等代表队多次获区级比赛冠军,体质健康测试、运动会等长期保持全区前三名行列,参加市区艺术节、科技节等均取得好成绩。北京市农业嘉年华、昌平区读书汇、中学生社团展示等舞台时常有同学们活跃的身影,悬挂在校园内的许多艺术作品都出自师生之手,每年进行的艺术节也是对学校美育工作的一次集中展示与汇报。

文章关键词: 学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