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才市场环境对就业的影响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9日 20:23   新浪考试

  四 人才市场环境对就业的影响

  与普通的产业市场相比,人才市场与政治经济体制联系的更加紧密,也最容易受到政府活动及相关体制的影响,因而表现出很大的特殊性。从市场的一般规律来看,典型的市场主体(需求者)都要求商品性价比的最大化,简单地说就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商品效用,从要素市场到消费市场均是如此。但这一特征在人才市场上表现得并不显著,也就是说人才市场的需求方常常表现出一定的非典型性。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许多情况下并不看他在具体岗位上的职业素质及薪资期望如何,而是看他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经济条件等外在因素。为什么用人单位不看人才的职业素质,却更关注其外在的条件呢?这是因为用人单位并不都是充分竞争下的企业,有相当一部分是垄断性企业或者行政事业机构,这类用人单位的生存发展很多时候缺少竞争的压力,它们一般感受不到因为提供的服务或产品不好将有被淘汰的危险。这样,它们就不会把提供性价比最高的服务或产品作为自身生存发展的最终目标。生产性价比高的产品需要性价比高的人才,既然这些用人单位并不必须生产性价比高的产品,当然就不迫切需要性价比高的人才。这时,它们在选择人才时,并不从用人单位的生存发展考虑,而是从用人决策者的个人需要考虑,看是否有利于自身的功名利禄及其他需要。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类用人单位的非典型性呢?就是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试想,如果通过改革与完善政治经济体制,进而建立一套有效的竞争机制,让各类用人单位(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感觉到如果不能向其服务对象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或服务,就有被淘汰的危险,那么它们自然就会在选择人才的时候首先考虑人才自身的性价比。即人才在具体的岗位上职业素质要最好,其工资期望要最低。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其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奠定基础,也才能保障自身的生存发展。

  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环境是个人创业的客观基础,如果市场经济充分自由,个人创业可以选择的项目相当丰富,政府提供的配套服务又卓有成效,那么他成功的机会就很多。如果政府管制过多,该提供的必要服务又不能到位,这样,个人创业成功的机率就很小。这一方面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就大打折扣。而这些又直接受到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制约与影响。

  五 人才的生产理论

  前已述及,作为供应方的人才能否实现自身性价比的最大化是决定就业实现的重要前提。而实现人才性价比的最大化在于人才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往的人才学理论关注最多的是人才配置问题,将研究重点放在了人才的流通环节,在人才的生产环节则显得相当肤浅。马克思曾经说过:“只是当理论研究从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以后,经济学才成了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那么人才学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我们也可以说,只有当人才学的研究从人才的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人才学也才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那么什么是人才的生产与销售呢?据笔者的观察,人才的生产是指个人在社会教育系统的帮助下,通过自身后天的学习与训练,将其发展成为能在社会经济的某一具体岗位上提供合格劳动的专门人才的过程。人才的销售则是指已经成长为某一岗位合格人才的劳动者在人才市场上的就业及自身价值实现(通过工作获得报酬)的过程。在生产领域,一般来讲,衡量人才产品的要素为德智体三个方面。相比之下,智为人才生产中花费及投入最多的方面,德与体则完全在于自身平时的修炼。这里的“智”一般为职业智能,主要来自于先天的禀赋与后天的学习。所以,人才学在生产领域的主要研究方面为个人的求(升)学决策。即个体通过怎样的求学活动,在既定的天赋条件下,以最小的投入(时间、经济及精力)获得适合市场需要的最强的职业智能。在人才学的销售领域则主要研究求职及职场发展策略。

  关于个人求(升)学决策的研究,在计划经济时代是没有可能存在的。这是因为在计划经济时代,个人的升学、就业均由政府牢牢控制,也就是说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事项完全由政府操控。我们的主流人群只能在国家规定的道路上努力奋斗,这就是常说的从小学读到大学,然后国家分配工作。这样以来,从个人的角度讲,升学就意味着就业。而个人求学(人才生产)决策的研究也是为了更好的就业(人才销售)。因此,这一研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在此环境中,个人之间的竞争更多的体现在求学时的竞争,只要成绩好,考上了层次高(名牌或重点)的大学,就业的层次就比较高,个人发展的层次也比较高。升学(人才的生产)与就业(人才的销售)在政府的控制下实现了完全地统一,但这种统一并不是科学的、客观的、合乎实际的,因为政府在安排个人的升学与就业时,仅将学习成绩作为最主要的衡量指标,学习成绩好,大学层次高,个人发展得就好。但仅有学习成绩一个标准是无法全面地衡量个人的能力和素质的;另外,毕业后分配工作时,也并没有考虑个人的兴趣、爱好、价值观,个体的能力和素质的差异,只是按照国家制定的劳动人事计划将人才像标准件一样机械地分配到不同的工作岗位。因此,这种政府命令下的统一,是呆滞的、僵化的、主观臆断的、形而上学的统一,它并不能很好地实现人才学意义上的微观与宏观的发展目的,也就是它既无法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也无法在社会经济领域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因而无法实现就业的理想状态。

  那么如何较好地实现人才发展的宏观与微观目的(即人人成才,人尽其才),进而达到就业的理想状态呢?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应该承认这样一个现实:从人才供应的角度来讲,每个人都有成才的潜力和发展的志向,只是各人天赋不同,有的适合于成为研究型人才,有的适合于成长为管理人才,还有的是艺术人才、体育人才等等。又从人才的需求来讲,社会经济需要方方面面的各级、各类人才。这就是人才的供求可以实现总量平衡、结构一致的客观基础。但仅有此基础还是无法实现人才发展的微观与宏观目标,就像前面提到的,在计划经济状态下,虽然政府完全控制了升学与就业,升学后必然就会就业,但却无法做到将合适的人才分配到合适的岗位上。怎么办呢?如何科学地把人才的供求平衡从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呢?古典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和主导性的调节作用,通过市场的力量来引导人才的成长及供应、需求和消费。供求双方在市场上独立自由地双向选择,进而实现人才供求的最佳匹配。这就为人才的供求平衡提供了根本性的保障,人才发展的宏观、微观目标也才能得以实现。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人才的成长也就是开发(求学)便是生产过程,人才的供应也就是配置(求职)便是销售过程。如此说来,升学便是人才的生产决策,就业便是人才的销售决策。

  说到市场,人们自然就会想起人才市场,这里有些人就困惑了:我国的人才市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发展到现在,应该说是相当的成熟了,可为什么依然无法解决目前人才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同时存在)?这就说明我们的人才市场有着根本性的缺陷。一个完善的市场,必然要求自由独立的市场主体,但直到现在,作为市场供应方的人才个体,并没有完全实现市场主体所必要的独立和自主。在这里,又有些人要疑惑了:从1998年开始,大学生就业已经完全市场化了,他们已经完全可以独立自主地择业了,怎么还说没有实现独立自主?大学生自主择业是事实,然而这只是人才的销售(也即配置)领域,在人才的生产(也即开发)领域,作为学生个体并没有实现必要的独立和自主。学生在升学时并不能自由、自主地选择学校,由于教育资源的稀缺,学生要迈过高考或中考的门槛后才能进行有限地选择。

  人才的供应要适应市场的需要,当然就要求从生产(开发)到销售(配置)都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决策,这就如同企业经营一样,在生产的时候就要考虑市场的需求,而不是等到生产出来后,到市场上盲目地销售。但我们的人才市场却做不到这一点,生产(求学)的时候学生不能根据市场的需要自主地决策,生产出来(毕业)以后,却要求根据市场需要择业。这种生产与销售的脱节必然导致商品的滞销,大学生就业难在所难免。现在一些比较成熟的职业规划师,在帮助大学生就业时,提出的一个主要策略就是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然后找与之匹配的工作。然而,个人的爱好、特长要从潜在素质的转化成现实的能力,其中缺少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那就是人才的生产环节,也就是求学环节,如果在大学毕业生中推广这样的策略,依然会造成了大量的回炉学生。所以,职业规划的决策必须前移,在求学时就要考虑未来的就业,进而选择适合于自己发展的学业。而这就是学业规划。学业规划是科学地进行升学(人才的生产)决策的最重要前提。学生在升学时,只有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未来人才市场的需要,科学地规划学业,进而科学决策,合理地决定学什么,怎样学,在哪里学、什么时候学等等问题,这样才能保证自身的职业竞争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开发,也才能为未来的顺利就业奠定坚实的能力基础。

  而要做到科学地升学决策,就必然要赋予学生自身真正的市场主体地位。在基础教育阶段结束(初中毕业)后,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学校和专业。这里就涉及到另外一个重要的市场,人才的开发市场。我们以往提到的市场更多的是指人才配置市场。而人才开发市场却常常被人忽视以至误解。人才开发是什么,最主要的就是学生的求学,人才开发市场即求学市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育市场。在这一市场中,需求方是学生及其家庭,供应方是各类学校,商品是教育服务。于是,在理想的市场状态下,学生通过学业规划、升学决策,在教育市场上投资合适的教育服务,然后经过日常自主地学业管理,将自身开发成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然后在人才(配置)市场上,将自己向某一合适的工作岗位顺利地销售出去。这样以来,通过人才开发和配置两个市场充分地发挥作用,学生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有兴趣的、能充分开发出职业竞争力的学业;学校则根据自身的专业定位选拔出在该领域内能成为顶级人才的学生;学生毕业后都是学有所成,在本专业上优秀的人才;同时,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选择的人才也都将是适合于本岗位的优秀人才。这种既有生产(开发)、又有销售(配置)的市场才能称为一个完整的人才市场。在这个完整的人才市场中,生产和销售才能实现有机的统一,这时的升学与就业也才实现了生动的、具体的、合乎实际的统一。

  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我们的主流观念依然无法接纳教育市场化这一观点,总认为市场化就是唯利是图。因此,学生及其家庭并未认识到自身的市场主体地位,在升学决策(尤其是初中毕业)时,仅仅是为升学而升学,并不考虑未来的就业。这种升学(生产)与就业(销售)的脱节,必然造成学业完成后,学生盲目找工作的现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就层出不穷。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