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促进就业的政策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9日 20:23   新浪考试

  六 促进就业的政策选择

  综上所述,影响就业的因素包括个人的求学与发展、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质量等。由此,便产生了我们促进就业工作的政策选择。笔者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政策策略提出如下建议:

  1、大力宣传学业规划观念,普及学业规划知识。促使求学者(准人才)树立独立的市场主体意识。要使广大求学者明白:只有在求学之初(注意,这里不仅包括了初、高中学生毕业选择学校或专业时,也包括在职人士因为产业转移而需要进行转岗学习时),选择合适的学业,才能将自己的人才潜力及职业竞争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为未来的顺利就业奠定基础。引导求学者运用学业规划的相关知识科学地选择专业和学校以及求学的时间、地点与方式。以提高个人发展效率。

  2、改进扩招政策,应当实行市场主导下的扩招。即扩招学生的多少,扩招的专业都应该由高校通过对教育(求学)市场及人才市场的判断自主决定,而不是由教育部规定各学校的招生计划及招生规模。(具体论述可参看《我们需要的是市场主导的扩招》)

  3、国家要改变教育的投入结构,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扶持力度,要保证每一个未成年人都能顺利地完成义务教育,接受到合格的义务教育,在投入时不直接向学校拨款,而是学习美国成熟的教育券制度。

  4、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因为高考的指标体系就是要求各学科的全面发展。大力推行高校自主招生。各高校根据自己的专业设置来制定选拔录取体系。

  5、从服务社会成员个人发展的角度,促使社会建立完整的终身教育体系。改进并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产业市场环境。去掉社会资本进入教育事业的体制性障碍。通过教育产业市场的公平竞争和良性发展,把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降到一个合理的水平。改进和完善高等、中等教育自学考试政策。因为学生是成才的主体,必须立足于学生自身,为其自由发展创造条件。另外,求学的目的不是考上大学,而是取得与其未来职业事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的积累。

  6、破除垄断,促进竞争。前已述及,就业是生产资料与人的结合,而生产资料是物质化了的资本,因此也可以说就业是资本与人的结合。要促进就业发展,就必然要提高资本与人结合的质与量,这首先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资本与人结合的愿望,并创造资本与人结合的条件。也就是说,要最大程度地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业,为它们的发展增殖扫清障碍与创造条件。而这就需要打破垄断和官场化思维,由于产业市场垄断的横行和官场化生存,让许多原来希望发展的民间资本失去了投资的愿望和机会,更多的是买房置地,保守经营。没有了民间资本的投资,作为社会经济的最主要、最生动活泼的经营个体民营企业就无从发展,从上世纪至今,我国的个体经营户大量萎缩。没有了投资兴业的资本,那里还能吸纳劳动者呢?没有了生产资料,人又与什么结合呢?另外,在这样的社会经济环境里,人才市场即使再公平,竞争再激烈,人们的发展空间也相当有限,也就是为了挤进有限的行政事业单位或国有大中型企业。它就像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一样,无法使个人在更广阔地领域、更高远地层次展开竞争,进而实现个人的发展。当然,也就无法从根本上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

  因此,要促进就业,当务之急是打破垄断,促进产业市场的竞争,改变整个社会的官场化思维。具体来讲,就是在社会经济领域要坚持最大限度地国退民进,将国有资本的投资方向仅限定在社会资本不能或不愿投入的领域。比如航空、航天、基础科研、水利、公路建设、民航、铁路、金融等领域。其次,要尽快出台《反垄断法》,打破垄断,促进竞争。另外,在鼓励投资创业方面,我们现在的创业优惠更多的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如仅对失业大学生、下岗工人等人群的创业提供政策优惠,并且还有着苛刻的条件,问题是这些人本来就创业能力有限,他们也无法进行更高层次、更大规模的投资兴业。另外,他们也并不都是想创业,有的只是因为环境所迫。所以,我们要实行一视同仁的创业优惠政策,鼓励那些真正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资本进行高质量的投资。

  7、引导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及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完善二次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避免贫富悬殊。

  8、建设完善的投融资市场服务体系,确保一般企业或高风险型创业型企业资金系统的畅通。

  9、推进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在各类用人单位(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等)中建设类别不同、行之有效地竞争机制,进而促使用人单位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

  参考文献:

  《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年版

  《筹划未来——学业规划》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促进就业亟需走出惯性思维的误区》 光明网 光明观察 2007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