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知识大盘点:化学计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7日 18:08   新浪考试

  四、化学计算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和单位应用

  1。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的重要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的有关守恒关系。

  (1)元素的种类及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保持不变。

  (2)质量守恒。

  (3)对溶液反应,仍保持电中性。

  (4)对氧化还原反应有得失电子守恒等。

  2。依据同一化学方程式中的诸项比例关系进行计算。

  (1)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2)系数比、物质的量比、微粒(分子)个数比。

  (3)气体反应遵循阿伏加德罗定律。

  (4)速率与相关物质的系数关系。

  (5)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成正比。

  3。注意

  (1)注意代入方程式的量必须是纯量或折合为纯量。

  (2)注意同一物质的某量单位要相同,不同物质的某量单位可以不同,即我们平时所说的:上下单位一致,左右单位相当。

  (3)常用单位是:g、mol、L、mL等。

  五、化学实验

  (一)常见离子的检验

  1。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1)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Na+、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Mg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Mg(OH)2沉淀,该沉淀能溶于NH4Cl溶液。

  (5)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

  (6)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7)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的NH3气体。

  (8)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2Fe2++Cl2===2Fe3++2Cl-)。

  (9)Fe3+:能与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Fe(SCN)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

  (10)Cu2+: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CuO沉淀。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2。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3)Br-: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I-: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I2,使淀粉溶液变蓝。

  (5)SO: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6)SO: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7)CO: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8)HCO3:取含HCO3盐溶液煮沸,放出无色无味CO2气体,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向HCO盐酸溶液里加入稀MgSO4溶液,无现象,加热煮沸,有白色沉淀MgCO3生成,同时放出CO2气体。

  (9)NO3:浓溶液或晶体中加入铜片、浓硫酸加热,放出红棕色气体。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