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星:我们今天下午争取了一个小时。我原来想讲弱势群体,后来想想不对,应该叫“弱音群体”,因为我们学者在从事工作的时候,往往是做很多非常细致的研究工作,但是学者的声音在社会上不太容易引起重视。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可能学者做研究用的语言和大众语言不太一样,首先你得进入他这个语境,然后才能了解他说什么。其次,这个社会给学者发言的机会也不如其他群体的,比如你是公司大老板,你不想发言也要把你拽上来发言,而学者这样的机会不多。我们今天这个论坛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把声音很强的群体请来了,我们把声音比较弱的群体也请来了,而这个比较弱的群体,我想他们所研究的问题一点不弱。
我今天早上听了几位学者的发言以后非常兴奋,我觉得他们是中国社会的良心,他们对中国的社会问题保持一种高度的警觉心理,他们随时随地指出问题在什么地方。问题指出以后怎么办呢?我觉得在中国今天这个社会当中,比较需要的是有一帮人静静心心坐下来,仔仔细细地研究一些问题,研究之后给我们社会提供一些选择。我觉得中国社会可能比较缺乏的这种选择,也就是说,经过研究以后,你要让一个事情有所改进的话,你不能说我这个结论就是结论,你只能说我这个结论只是无数结论当中的一个结论,然后决策者才有机会做一个选择和比较,才能做一个最优化的决策,这才是我们学者的作用所在。
我先把我们接下来这一个小时的规则讲一下,我们这几位学者都是学富五车,一个人都能讲一个下午,我会控制这个时间,给他们每个人三到五分钟的时间,先把他们研究的精华的东西讲一下。讲完以后,我希望我们学者之间有一个机会互动,因为他们平时也不太有机会相互讨论。然后台上和台下也有互动,希望台下的人能提问题,我们如果能对他们所做的研究能够提出一些批判性的建议的话,我相信他们回去学问会做得更好。
下面我想从创造性的ABC讲起。我看了一下周治金教授做的关于创造性的研究,我觉得特别有启发。今天早晨有位嘉宾说“回归”,他就是从最基本的“回归”研究起,所以我问周治金教授递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创造性,什么是创造力,具有高创造力这一群人他们心理上有什么特征?
周治金:谢谢,非常荣幸。关于心理学创造力这方面的研究非常混乱,应该说心理学家还没有形成对创造力这个概念的共识。当时有这么一个研究取向,因为创造力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不同于一般常规问题解决的一个过程,研究过程中间的一些缺陷非常敏感,希望能弥补它,这是一种思维的过程。还有一种取向是强调创造力是人的一种人格,这是我下面可能会说到的。有些人具有高创造力,他具有一些不同于低创造力人的特点,这是一种看法;还有一种,是从创造产品角度看一个人是不是有创造力。不同的看法,显然答案是不一样的。
其实我觉得对于创造力的研究,从各个角度都去研究它都比较合适,心理学家还对创造力的结构做了研究,我觉得这个对我自己很有启发。每个人的看法不太一样,我例举一个耶鲁大学的学者的看法,他提出创造力的模型,创造力有六个方面:智力、知识、人格、动机、环境,这些都可能成为我们创造力的某一个方面。这就是我首先想说明一下的问题,创造力的概念很复杂,每个人看法也不一样,可能有的人从个体的角度,有的可能是从社会的,各个专业的角度去谈,这是我今天要说的第二个问题。
接下来要说的高创造者人格特点,实际上研究起来也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研究。假如说,自然科学家有他高创造力的特征,我们有一些研究发现,自然科学家容易接受外部的信息,有创造力、自信、自大、内向、独立等等,这是自然科学家的特征。社会科学家呢,与社会关系和谐,接纳自己,接纳他人,对社会具有特别的兴趣,自然流露,有新鲜体验等等,这都是高创造性社会科学家的特征。那么艺术家又不一样了,包括寻求新的体验,幻想、冲动、缺乏责任感、敌意,不友好等等。而高创造性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独立性强,有毅力,喜欢提问题,不随大流等等,这就是高创造性学生的一些特点。
我还想说明的是,我们对于创造性思维这一块稍微有一些片面的理解,我们过去特别强调发散思维,其实这只是思维中间一个阶段很重要的形式。创造思维的第二个阶段,那种批判思维,语言能力都非常重要,这一块在我们国家是很缺乏的。我们经常听到小学老师和中学老师都提倡发散思维,实际上发散思维对创造性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批判思维、独立思维对中国学生更重要。所以我就提出来跟大家一块儿讨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