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题研讨会:重建职业教育魅力的改革探讨(组图)(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30日 16:46   新浪教育

  杨东平:非常感谢余老师思路非常开阔的引导性的发言,把提高职业教育的魅力,如何变成不是别人孩子的教育这样一个普遍的现实。下面我们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做一个开放式的讨论,我们这个开放式的讨论可以围绕一个主题,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的魅力。为了让更多人有发言的机会,我们每个人最好控制自己的发言时间,比如说不要超过5分钟,但可以多次发言。

  陈宇:余所长刚才说我们也不要把我们的教育变成企业家的理想,还是什么。

  余祖光:对,有这句话。我总的观点是职业教育是企业和工人双方博弈的一个结果,我们不能完全做企业的传声筒,也不能做家长的代言人,政府或者是处于第三方的学者应该处于这个中间位置,完全听企业的是不行的,完全听学生家长的也是行不通的。因为企业家的利益是从经济角度出发非常重要,但是他不能完全让学生全面发展,他也不考虑到学生自己以后的转岗的发展问题,他也没法考虑。

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中长期规划》战略质询专家 陈宇
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中长期规划》战略质询专家 陈宇

  陈宇:这里面似乎有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说企业为什么要用工人?企业用工人不是为了说因为我要为工人的全面发展,工人的人身理想的实现,是不是,企业用工人就是为了要制造产品,企业对劳动力的需要在经济学上说是派生的需要,不是本原的需要。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你这个工人只有符合企业的需要,没有说企业要适应你职业学校的需要。我不完全理解余老师的观念的全部,但是我觉得我国教育界,我可能因为原来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我认为我国教育界始终把人才培养有一个特别理想化的,一个抽象的,一个叫做以终极价值为目标的读解,使得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包括职业院校,更多的是普通院校,叫做我们的大学基本上是叫做脱离经济,脱离生产,自我循环。那么我们的职业院校存在的问题,实际上也是类似这样一个问题,我个人觉得这个题目是非常好的题目,叫吸引力,这个题目其实主要不应该给职教出这个题目,应该给整个教育出这个题目。你要看看整个教育的吸引力,我对教育理解就是三条,第一条家长砸锅卖铁,第二条孩子暗无天日,第三条国家不知道能不能培养出人才来。孩子是这样,不管是学的好的还是学的坏,你问他我遇到非常好的一些孩子,在学校里都是考高分的,这些孩子问我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有童年吗?我们是少年,是青年吗?

  我虽然作为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的战略咨询专家,但对这个规划最后能不能改变我们这样一种摧残孩子,培养不出人才的教育格局能不能有根本的改变?我感觉太难了,因为现在这个已经成为一个体制和利益的结合体了。那么职教我认为有希望,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不完全在那个体制内的教育有希望突破,这个突破我跟余老师商榷,我就觉得要突出一点,就是要把这个教育和企业紧密地结合起来,我个人认为我国职教最大的问题照抄照搬高等教育那套。你去问职教的校长,很多高职高专的校长都希望他的学校升格为大本,最好升格为211重点学校,那么中职中专升格为高职高专,高职高专升格为本科,升格为211名校。没有哪个学校希望我成为企业某一种制造人才的叫做基地。我个人认为,我们多年来说职教是因为什么观念问题,什么学而优则仕这些东西说的太多了,其实本质上是余所长说的工人地位低,所以职教地位低。对整个国家来说,在2009年以后的这30年,我把中国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个30年,第三个30年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中产阶级,如果在人力资源政策上,在国家整个社会政策上不确立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中产阶级,职业教育永远你再说多少多少好话,没有吸引力。为什么?你培养的是社会最底层的人,人都是往高处走,那么美国,你在美国你想当教授,想当讲师,您就对不起,年薪8万到10万。你要想挣更多的钱,三大汽车公司当汽车装配工,年薪15万,要挣更多的钱就去修水管子,一小时70美元。

  杨东平:主要是美国没有那么多农民工。

  陈宇:如何提高工人的待遇,包括城市工人和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工人。如果说这个东西不可能一下子一步到位的话,那么我们职教的吸引力就要实事求是,不要认为这个职教的吸引力就要吸引到比大学,比什么什么,比那个研究所、科学家、老师还要高。但是呢,同样这也是我们的一个有利条件,我们因为有无限供给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那么我们职教总是有吸引力,这两天非要说北京技工学校8000名额招不满,其实就是一条,封闭就招不满,你面向全国招生能招不满吗?北京的技校面向全国招生,现在说只许招北京的。为什么呢?就是说我的想法是这样,由于我们有很贫穷的农村的向城市转移的人,我们职教肯定有一定的吸引力。只要我们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壁垒,但是我觉得职教本身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还是和企业的结合。比如像我们这样的会。

  杨东平:你现在讲到第二个主题了。

  陈宇:我就到此,谢谢。

听众的发言
听众的发言

  听众:我来自一家公益组织,刚才听了我们余老师跟陈老师的话,我有些话不得不说。因为这事情发生在我伯伯家,在浙江的杭州,我不知道其他地区,在91年到92年前后,职业教育是很火的,它的考试成绩远远,录取分数线要远远高于普通高中。为什么?这是因为我们的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以后可以直接进入工作,可以工作,可以很具有吸引力。

  但是为什么到后来又不具吸引力了呢?是因为我们的职教生毕业工作以后,他的再继续的学习这个资格的时候,他没有这项资格,他没有能力去续本,也没有能力去往更好的发展。所以在这样,经过几面以后,我们从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他看不到希望,所以他的分数又开始慢慢下降。普通高中生的录取分数又开始往上涨。后来我又跟我其他的校友们聊,我说你们这种情况怎么会这样?他说,升职分为两种,一种是动手的一种是动脑的,动脑的这部分的人他的理论基础水平是比较高的,本科毕业,他很容易获得动手的机会。动手跟动脑相结合的时候,他的升职是很快的,可以得到很好的社会地位和很高的报酬。但是我们动手的这部分人很难接触到理论提高的,所以他很难升职,甚至升到高职,这是很困难的。所以我觉得吸引力的这个问题最关键还在于他的后面的充电。

  像在前不久我看到一个造船行业的技工,叫做焊接,普通的技工就职高毕业就可以了,在实践一两年以后就可以做最普通的实习工人,工资是一千多块钱。但是经过七八年的磨炼为什么拿不到大工程师?因为学历不够,是职业学校的证书,他没有进行深造,所以他永远不可能拿到一级证书,大工程师这个证书。他自己的表述里他永远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读职高,就是这个原因。

  蒋乃平:我想刚才听了余老师和两位的发言,深有感触,昨天下午《中国青年报》有一位女记者电话采访我,她说现在有很多职业学校的校长采取很多怪招招生,给老师施加压力,你要招不上学生就扣你钱,等等。我听到这个问题我觉得跟今天讨论这题目非常相似,职业学校招不上生,校长已经不得不采取很多除了边的办法来去完成招生任务。什么原因?我觉得就是怎样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也就是咱们今天讨论的题目,重建职业教育魅力。我想这个问题很广泛,包括刚才两位专家发言提到的要提高工人的地位,等等等等,好多问题。但是我今天因为时间有限,我就一个问题谈,就是科学发展观在职业教育领域里的真正的体现。

  科学发展观在职业教育里的真正体现在吸引力上,在怎么提高吸引力上的体现非常重要,所谓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无非就是在市场机制下,满足供需双方的利益、需求。供那一方是谁呢?初高中毕业生或者还有他们的家长,要提高他们的吸引力。还有一个是需方,就是用人单位,刚才讨论,两位专家争论的非常有意思,用人单位、企业是什么?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单位,在市场机制没有完全成熟的情况下,这些企业是不考虑人的发展,只考虑本身的企业的利益。而我们搞教育的如果忽略了这一点,不但满足不了学生和学生家长的需求,而且也满足不了我们国家提出来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为只有可持续发展的劳动力,才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说供需双方指的是什么?供是学生及其家长,需是用人单位和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把供需双方的职业教育对供需双方的吸引力,从这个角度思考的话,我们首先看看供方,哪个家长不望子成龙?咱不说当官,当什么专家,他起码希望自己的孩子职业生涯是能够得到持续发展的。这是最起码的希望。

  我现在挣500块没有关系,我过10年能挣一千行不行?你现在挣800,过十年没准800都挣不着了,所以家长对这个不满意。所以实际上最起码的老百姓的要求,民生之本嘛,老百姓的要求能够他挣的钱不断提高,这是最起码的要求。那么也就是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其中有一条就应该体现他的工资收入能够不断地提高,当然不仅仅这一个方面。这一点我觉得是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现在职业教育根本招不到当官的或者知识分子的孩子,就是农村的孩子,还有城里的下岗的工人的子女,这不用再谈了。对他们的吸引力你起码得满足这些弱势群体的要求吧,这个需求满足了吸引力就有了。而这个吸引力就业质量当然不仅仅体现在收入的多少上,还体现在职业的不稳定上。咱们国家只有两种人职业是相对稳定的或者是十分稳定的,而恰好就是这两种人在管职业教育,在从事职业教育。一个是公务员,只要不让人逮着贪污。事业单位,国家都是财政拨款,他也稳定。从收入稳定人的角度去思考收入不稳定人群他们的需要,我觉得得换位思考,如果不站到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你的吸引力就无从谈起。

  我上次在余老师召开的会议上提到了,我遇到了40多岁的几位80年代的中职的毕业生,没有一个愿意自己的孩子再接受职业教育。都是我们中职的毕业生,而且都是很优秀的,当时都是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进了职业学校,现在自个儿孩子也初中毕业了,人家就说怎么着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进职业教育。他们现在都是不断转岗,不断丢掉饭碗。他体会到接受现在的职业教育职业是不稳定的,原来收入水平的饭碗都保不了。咱们好多调查资料证明了专业对口率不超过30%。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职校毕业生主要在一线,失业再就业难,在这种情况下和谐社会构建就有大问题,如果年年的毕业生毕业出的学生是一千多万加一块,这一千多万学生八年就是德国从老到小的数量。所以和谐社会很难构建。因此我觉得应该对这个有重新的解读。第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第二为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必须满足受教育者职业生涯发展的可持续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也必须这样解决,一个是职业培训,一个是职业学校,这两类职业教育都以就业为导向,职业学校教育必须为首次就业服务,而且要为他以后的再择业、转岗和晋升服务,要把这个要做准确的定位。

  第二职业学校在做重新定位以后,职业教育的课程,职业学校教育的课程就要体现为既要为首次就业服务,又要为再次就业以及他的职业晋升服务。就是说这个可能性,余所长提出来加拿大绝大部分的培训时间不超过半年,咱们现在是两三年的时间,完全可以做到。一年打基础,第二年学技能,第三年实训。实际上我国已经有的专业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已经有很成熟的经验。绝大部分学校是放羊式的,我访问过好几个学校,学生对实训,跟用人单位也订了合同,是一年,过了半年再找这个学生就没有了。

  我就说到这儿。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