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十八期教育沙龙:媒介素养教育(3)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07日 17:06   新浪教育微博

  第二个案例是受到艾滋病影响的孩子,还有一个就是青少年怎么参与全球抗击艾滋病的运动,特别提到这本书,一开始我觉得有这么多青少年这么热心公益活动,我们可以给他们组织起来做一个媒介素养教育,他们就可以到各个学校去做他们来自一百多个学校全国的,他们可以到各个学校去做传播活动,但当他们来了以后,他们太有经验了,所以媒介素养教育有时候也反思老师,因为当时的孩子们,他们已经开始做,比如清华大学(微博)他们做到河南艾滋村去拍片子,回来有看片会,还有青少年会做flash,他们会做很多的这种东西,做完了之后在青少年中引起讨论。他们会特别找比如说知道这个中学篮球队长特别有威望,每天让篮球队长到办公室广播给他们讲半个小时的这个事情。老师没有媒介素养,学生更有。我们把他们组织一起,写了这本书,五十个青少年参加的,每一个人写了他们做的非常成功的传播活动。其实我们也给受到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儿童权利的培训。在培训中这些孩子怎么跟记者打交道,这是他需要的一个媒介素养。这都是当时我们做的时候,孩子们参与画的画。

  还有一个就是社区项目,社区项目是2007年做的,我们会给青少年有一个三天的工作坊,在这个工作坊当中孩子们会针对他们要解决的社区问题,比如暴利,特别是流动人口社区,因为家长(微博)对孩子期望太高,压力更大,所以在流动人口社区的家庭暴利更多,我们把孩子们组织起来就讨论我们怎么做一个现状分析和受众分析,我们怎么样制定一个传播方案和计划,我们怎么发展传播材料,然后去实施传播,最后做总结。这本来是成年人的事情,但是后来我看孩子们做出来的受众分析真的比那些项目人员成年人做的好,因为他们更了解他们的父母,也更了解社区的情况。这是他们的一个宣传画,就是这个被妈妈骂,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他会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没有自信,当然他们还有很多比如说他们还设计了一些生日聚会的活动,是非常成功地传播活动。

  另外就是我们也强调在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我们也想媒介素养教育不是一个认知,就告诉青少年这个价值观是好的,那个是不好的,或者说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主要它是关于行动的知识,特别强调行动的知识。其实我们在整个教育中我们会发展一些行动,比如怎么样做在线分析,刚刚我给大家放的一些图片那就是在线的分析,我们怎么表达意见,怎么通过个人努力和集体抗争改变媒介。美国有一个非常意思的例子,她们女孩合起来要求改变针对女孩的结构,因为觉得对女孩的结构不公平,他们老觉得女孩是不能学理工科的,他们就有一些改变,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另外一个行动就是怎么样发展社区的行动,刚才我讲了流动人口社区。另外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做的比较好的,印度一个古部落的村庄有很多问题,联合国基金会有一个发展项目,是做的发展一个儿童的通讯社,儿童组织起来每天去检查社区的问题,然后在广播播出,逐渐地改变了社区,他们做的一个比较成功的是井,比如这个井挖在哪儿,他们会发现挖在富人区,这对穷人不公平,要不要在穷人那儿也打一口井,所以这是他们要做的一个项目,但是做的非常成功。2005年他们也到大陆来介绍他们的儿童通讯社的经验。

  最后强调三点,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是让我们对解读信息拥有更多的控制权,对利用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有更多的控制权,这本身就是一个赋权的过程。当然这个我们也可以置换为儿童青少年。第二个媒介素养是一种关于行动的知识,必须在行动中学习,媒介素养并不是说老师可以教出来的,一定要有实践,要有参与者的参与,不是让大家学会多少专家认为应该学习的媒介知识,而是一个促进所有参与者主动学习和使用媒介的过程,没有参与就没有媒介素养教育。第三个应该特别尊重参与者的本土经验和地方知识,它不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而是自下而上的,应该看参与者本来的知识和经验是什么。所以我觉得台湾的学者提出一个口号很好,“让流行音乐进课堂”。为什么流行音乐对青少年影响这么大,我们从来不在课堂上讨论它,我们觉得它没有价值,我们觉得有价值的可能是歌剧、芭蕾、或者所谓的高雅文化,其实它有它的价值。

  所以应该以参与者为中心,根据参与者需要来讨论,对参与者来说,媒介素养应该不是一种完全外来的知识,要和它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谢谢大家!

  主持人:很感谢卜老师精彩的分享,我个人的感觉,我的感受是一波四折,一开始梳理了整个媒介素养的西方理论过程。

  卜卫:也包括南亚、南美。

  主持人:当时我很绝望,我只听懂了贝克汉姆这四个字。第二个卜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下,我听了很兴奋,您讲了其实不要对媒体妖魔化的东西,我作为一个媒体人来说,感觉很好。紧接着卜老师又讲到一个以男性为中心为题材的问题,我其实感觉卜老师想说的媒体是一个传播价值形态的一个工具,我们其实对这个工具要有一定的判断,要具有理性的批判。最后一个我觉得,我至少知道了您做的事情是什么,刚才举了一些很多例子,我觉得这个东西能给大家,如果对这方面感兴趣,做这件事情可能在哪些地方去努力去尝试。因为对这个题目,我当时觉得赋权还是蛮难的。因为卜老师马上还要去其他的活动,开放大家一个提问的机会。我觉得就两个提问机会,问题要有力量一些,如果要是自己有想法的话,我觉得要简洁一些。

  提问1:你好!我谈一点我的感想,再提一个问题。我也是学教育的,最近我去打工子弟学校,他们学校来了一个美国教师代表团,跟学生交流,做心理课的时候恰恰提到了美国有开媒体课,而且主要就是广告,消除广告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媒体对青少年有不良影响,比如说我原来是做小学教育研究的,我就看一本书,那本书的名字就叫《新闻检查》,就是媒体如果都开放了,一个妈妈拉着一个小孩经过一个到处都是色情的广告街道,这个媒体对小孩是什么影响。

  卜卫:我刚才讲不是说媒体没有负面影响,我没有时间讲影响,因为影响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有很多文献都在讨论影响,比如对利他行为、对侵犯性行为、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还有对很多方面的影响。其实这个影响不是说就直接的我看一个暴利就犯罪了,其实我们最早开始讨论82年可能你们还都没出生,敢死队大陆第一次播放这个暴力电视剧,有的青少年就模仿犯罪了,但是问题是为什么大多数青少年没有犯罪,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大家会分析家庭对不对这个孩子有影响,在学校的地位,跟伙伴的关系,个人的成不成功都有影响。所以他的影响不是你看了什么就立刻。实话实说到高三的时候很多男孩子都看过所谓的三级片了,但是他没有犯罪,很多人还都是处男,不是说一看过这个就马上犯罪。我强调的是媒介在媒体报道过程中,实际上有时候会很少地强调,比如说新闻,什么叫有价值的新闻,天上正常飞的飞机不是新闻,掉下来了才是新闻。所以当一个青少年网瘾犯了,我们来报到。这也需要媒介素养教育。大家觉得互联网没啥好处,把青少年都会带坏了。这是分析框架导致媒介素养,会报道这种东西,不报道那种东西。在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恰恰是一个焦点,我们怎么分析新闻的客观性,这是一个焦点,特别是到高中孩子的时候。

  在美国的课堂教学,在很多国家都有课堂教学,在我们国家很多年前都期望有课堂教学,但是始终进入不了教育部的系统,但是教育部已经拨款给好几所大学专门做媒介素养的教育研究,看看将来要不要进入课堂,真的进入我们要有防控知识,要有防治艾滋病,没有课时,到底是通过社会课还是品德课来进入。现在还在讨论。不是说没有负面影响,对有些孩子正好有一个暴利家庭,生活在暴利社区看暴利节目很容易。

  提问1:您给两个孩子一个娃娃,那个孩子打了娃娃,就把那个娃娃给他了。还有您说的什么叫新闻。

  卜卫:这是很早期的班多拉的试验,但是这个试验的伦理已经被挑战了。

  提问1:还有一个就是您刚才也说了好新闻不是新闻。

  卜卫:正常的消息。

  提问1:商业价值和报道暴力,我知道在英国每一分钟每个孩子就能接触多少个暴利画面,在美国又是一个数字,我觉得媒体整体的声音,为了追求新闻价值或者是吸引眼球。

  卜卫:所以在媒介教育的第二个阶段有一个批判性解读,当时我们讨论很多案例,这个孩子看了飞人超人,他也从楼上飞下去了,这个幻想世界跟现实世界是什么样的关系,其实这样的教育从幼儿园就开始了。

  提问2:还有就是家庭不好的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明显比家庭好的孩子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