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伦国际教育田凯源:寓教于乐 情智双修(2)

2014年12月18日10:18  新浪教育 微博    收藏本文     

  主持人:所以我们对老师的要求是不是也比一般的教育机构要高呢?

  田凯源:应该说对老师的要求方面行业里面有一些通行的标准,当然除了形象、气质,还有学历、专业,硬件、软件一些通行的要求,我们更要看老师对孩子的爱心、耐心、责任心,这三心的培养和拥有,我们是比较看重的。

  主持人:我们的课程很有自己的特色,我们的老师更注重他的内在,除了这些以外,相比较其它同等的竞争机构,盖伦最大的竞争优势在哪里?

  田凯源:实际上这个行业里面机构很多,单纯做英语的机构,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就有10万家,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在这个行业排名中,包括媒体给盖伦的排名都是中国十大教育连锁机构,新浪给我们的荣誉“最具投资价值教育连锁机构”等,都是对我们高度认可。如果总结的话,其实从品牌、课程、管理和服务、团队各方面,我们都有自己的一些优势。但是如果说最核心的优势,还是我们的经营团队,也就是说我们有一个专业化、实力派的团队,将少儿教育能够连锁化、标准化的能力,这是我们最大的一个优势。而且我们这个团队以创始人云关秋先生为核心,打造了这样一个人才队伍。经营一个学校,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我们的董事基本上在盖伦都是工作十年以上。

  主持人:确实您刚才也提到我们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也可能出于市场的推动、市场的需求,使我们发展得越来越壮大,也有了很多连锁。您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咱们的连锁合作模式是什么样的?

  田凯源:连锁合作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一个模式,我们做的比较早,2002年就开始导入面向合作的合伙人授权模式。经过十几年不停在市场当中探索,实践,走到现在应该说发展得比较成熟。我们这种模式基本上叫整体输出,从品牌、课程、研发到教学、运营,人力资源、学管教务,这整套系统,我们怎么做的就把它copy给投资人、合作伙伴,由他们来独立投资,授权建立这样一个学习中心。我们输出品牌,提供系统的教学培训和服务,当然包括投资人本人也要接受总部的专项培训,提供日常的经营指导。这样,我们就能够把盖伦十几年来所积累下来的优质资源,包括管理和服务方面,把它转化成一种可复制的、可标准化的,让大家共享的资源,支持投资人来做。所以,基本上我们就是这样一种模式,品牌输出,学校整体模式的输出,投资人能够独立地投资办这个学校。但是我们有一点要求,投资人得亲历亲为做这个学校,对学校的品质要有把握。

  田凯源:其实谈到盖伦的合作连锁模式,我们有很多优势。

  第一叫做实力派,这也是业内的一些人士给我们的一些评价。因为毕竟盖伦做了18年,100多家连锁的学习中心,每年几十万人次的培训,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我们做的是比较有实力的。包括我们聘请的专家,国内、国际的,都是顶尖级的。像北外[微博]、纽约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清华[微博]、北大、北师大[微博]的专家,都是我们的专家组成员,这些年下来也积累了一些人脉。

  第二,实战派。盖伦是做实战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不是炒一个概念。我们这种连锁能力,尤其是文化连锁和具体办实体的连锁学校的能力是在实战当中打拼出来的。这100多家学习中心就是一个很现实的证明,包括现有示范校的打造、样板校,我们是实战派,不是纯搞理念。

  第三,实用派。我们在连锁的模式当中,能够给合作的授权的学校提供什么支持,这方面不是空的东西,要有实实在在可量化、可操作的载体、工具在里面。比如说我们所有学校的VIS技术标准都是统一的,店面形象的装修、装饰,形象的打造和树立都是统一的,专门有CIS系统的设计。比如全年的营销活动怎么来做,都有方案。我们比较注重实用化,把连锁的模式变成可操作的工具和载体。所以,投资人可能不一定做过这个行业,也能够很好地运作这个项目。从这几年发展,新加入的特许合作学习中心,他们的成绩我们看到了这一点,只要用心去做,亲历亲为,按照盖伦总部提供的这套模式去操作,都做得挺好。

  再有一点,我们的优势就是要实信派,或者叫做诚信。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要守信用,这一点还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的口碑,在行业里、社会上口碑还是比较好的。也就是说找一个项目,找一个加盟总部,能够长期持久地合作,能够双方很好地去相处,诚实守信,无论对加盟总部还是对投资者个人而言都是必要的。做学校也好,做商业也好,诚信还是第一位的。

  主持人:这是我们连锁合作的经营理念和合作模式。

  田凯源:我们也欢迎全国各地有志于教育报国,有志于教育事业投资的有识之士能够和我们携手合作,一起发展。

  主持人:因为大家都知道在教育机构面临快速扩张的时候,都会有一个问题出现,就是在管理的质量和教学质量上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面临一些困难,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困难的?

  田凯源:应该说在这方面我们做的时间比较长,在教学质量方面,我们一直比较看重,学校是以教学质量为本。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比如教师选聘要把关。更重要的是通过流程设计和标准化的设计来控制教学质量,比如说教学检验的环节,通过考试来进行统一的标准化的检验。当然我们也导入了PDCA循环,不断地循环改进,打造一个教学质量的标准化。在这方面我们不仅仅是通过线下比如考试,通过网上的联考系统,实现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的检验。当然这里面的细节就比较多。

  主持人:我们肯定是有自己的一套方案,要不然也不可能经过这么多年的时间检验,一直发展得这么好。

  这两年其实有一个话题越来越火,就是关于互联网教育。有人有一些比较极端的声音出现,认为互联网教育会颠覆传统教育,也有人认为它只是作为线下教育的一种补充。对待这些观点,您怎么看?

  田凯源:互联网教育现在这几年,尤其是这一两年比较火,包括今年各大媒体,包括各种各样的年会,都在以这个话题来展开。应该说我们也处在这个行业当中,也看到了发展的大趋势,互联网教育应该说是大势所趋,也就是说它会进一步兴起,这之我们看得到。但是它会不会颠覆传统教育,那要看从什么角度去讲。我个人认为,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叫O2O,这个可能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比较好的一种模式,也就是说它不是单纯地强调线下教育,也不是单纯地强调线上教育,应该是二者有机地结合,才是一个比较现实、比较理想的选择。    

  因为从我们的教学实践当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效果,盖伦本身是有国际网校的,我们潜心研发,这几年也在推动课堂的使用,进入翻斗式课堂。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而言,重视面授的同时也能重视网络课程组合的学习,效果是比较好的。尤其是对孩子教育而言,还不像成人,面授是互联网,或者是用线上教育,是不能完全替代的,比如老师对孩子的关爱,眼神的交流,面对面、口对口、心对心,通过网络的课程培训其实是做不到的。所以,对孩子教育而言,面授教育是不能用互联网教育替代的。但是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时代,这种线上教育也不能忽视,也要把它有机地和线下教育结合起来,让孩子能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还有上课的时间,能够更好地通过多媒体,通过网络,有别于面授课程的学习方式,来达到强化和巩固学习效果的目的。在我们实际的课程当中,线下教育和线上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将是未来的主流,我们认为市场上盖伦是这样坚持的,也是这样来看的。

  主持人:您作为盖伦北京总部的执行总裁,也陪伴盖伦一起成长了十几年,中间经历了很多教育市场的变革,您也亲身参与了。回忆过去整个市场的变化,您能不能展望一下对盖伦未来的发展有哪些规划?

  田凯源:应该说对未来的发展,我们充满信心,而且有很大的信心。其实从创建那天开始我们就有一个愿景,叫做打造全球最具规模、最有影响力的美式少儿英语[微博]学校,同时也锻造中国的华文课程的第一品牌,做就做最好、最大、最强的。我们一直是按照这样一个目标来做的。所以,我们有两条线值得一提。一方面,我们会大力继续拓展全国的市场,今年我们发展了几十家连锁的合作学习中心,授权给有意向的投资人,当然都是经过我们筛选,在当地建设盖伦的学习中心。这个模式越来越成熟,每天我们也都接到一些来咨询的寻求合作、寻求加盟的电话。下一步我们会继续拓展这个市场,也有专门的团队做这件事情。我们希望能够在未来的岁月当中发展到几千家合作学校,让盖伦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够分享给社会的有识之士,共同为中国的国家复兴做出我们自己应有的贡献,这是一方面我们在做的。

  另一方面,从具体的课程体系打造上讲,不单仅仅是英语的课程,英语的项目培训,我们能够看到习大大执政以来大力倡导和推行中国传统的文化,包括上个月北京市教委刚刚推出来的关于学科教学的改进意见,其实也都是在力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我们也是在这么多年的实践当中,正好是赶上了这样一个好的机遇,我们会进一步大力去推动华文课程在培训学校当中的推广和使用,不仅仅是我们新发展的授权中心可以授权使用,包括现有的培训学校,我们也欢迎全国各地的英语的培训学校,想扩展这个学科的,这也是非常好的新的增长点,我们也愿意在这方面支持各地的学校拓展这样一个项目,把中华的传统文化能够发扬光大,这是我们在大力度去做的,当然我们也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和方式,也在寻找适合的合伙人和我们一起创业。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田总接受新浪网教育频道的访问,我们也希望盖伦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希望盖伦能够早日实现自己的愿景。

  田凯源:也非常感谢新浪频道能够提供这么好的机会和平台,来支持各地学校包括支持盖伦教育事业的发展,非常感谢。

  主持人:谢谢您。

  田凯源:谢谢。

文章关键词: 盖伦国际教育新浪教育盛典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