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一条原则:建立规则并贯彻到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2日 17:32   新浪教育

    第一条原则,大人说出的话要贯彻到底,不带任何说教意味,也没有愤怒或威胁,并从爱孩子的角度出发,在此之上建立一套严格的规定。

  也许,这第一条原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的话既然说得出口,就要贯彻到底。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你允许的范围之内给孩子选择的机会。例如,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要是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家长可以唱“啊噢”歌,然后给他选择“你是想自己走回房间,还是要我抱你回去”。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够容忍的范围是,孩子既然不允许再在家长面前表现得跟刚才一样,那么他最好的去处就是自己的房间。给出的选项可以保证他无论选哪一个,最终都得回房间。

  注意一点,家长不是要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例如“马上停下!”这样的命令是没有效用的。意思就是,孩子下次再出现一样的行为,家长还是要说一样的话。如果只是简单地说“回你自己房间去”,那也是没用的,因为孩子可以照样选择不听你的话。但是,如果我们给出了两个选择,这两个选择对我们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而且要是孩子不做出回应,两个选择我们都可以执行。而且给出两种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也在对孩子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因为做决定的是他们而不是我们。

  例如,要是孩子听到“你是想自己走回房间,还是想要我抱你回去”,依然站在原地不动,这时候,你就可以说:“啊噢!看来你选择让我把你抱过去。”等把孩子抱到房间里放下以后,你可以加大筹码,让孩子明白是谁真正在控制局面:“好,我们现在到你房间了。要是你想发脾气,可以在这里尽情地发。你是想要把门打开,还是关上?”如果此时孩子想要逃出门外去,你的回应就是:“啊噢!看来你是想把门关上了。”

  当然,很少有孩子就此打住。关上的门很容易又被重新打开。你再去把门关上的时候,又可以给孩子一个选择:“你是想要我只是把门关上就完了呢,还是想要我把门锁了?等你变乖了,我才会来见你噢。”

  我们不是在鼓励大家都应该把孩子关进他们的房间,把他们丢在那里。这样的行为有点在虐待他们。如果家长能够在附近守着,保护孩子的安全,家长只需要做几次就可以了。孩子以后自然就会乖乖关上门,而不会去试试看家长敢不敢把他们锁在里面了。要是家长把孩子锁在了房间里,那么一定要在附近看着,等到孩子脾气发得差不多了,再等一两分钟,把门打开。我们建议这时家长说一些类似的话:“哦,我想你!看到你现在乖乖的,我真开心。现在我们再定5分钟,要是你在这5分钟都乖乖的,你就可以出来和我们一起啦。”

  这样几次以后,孩子也不会再有过激行为。很多习惯了“啊噢”歌的小孩,一听到歌声,也不需要家长多说,就会自觉地走回自己的房间。

  当然,对孩子越早开始这么做,就越容易贯彻执行。下面再给一些例子:

  “等你的房间干净了,就可以和我们一起吃饭了。”

  “你是想要穿得整整齐齐的去教堂呢,还是想穿睡衣去?”

  “把你该做的都做了,就可以来客厅和我们一起看电视了。”

  “你的储蓄账户要是有保险自付额,并且用不着我们为酗酒、毒品操心,只要我和你妈妈不用车,你都可以开我们的车。”

  以上那些真的贯彻起来可能会给你带来一些令人尴尬的场面(没人真的想带一个穿着睡衣的孩子去教堂),但是它们又不至于有多少坏处,况且,你是可以说得出做得到的。这样想,一个两三岁的小孩穿着睡衣去教堂总比上学的孩子做一样的事要好吧!

  不管你给出了什么选择,一定要保证你给出的这些选择你是能够做到的。即便孩子选了你不怎么想要的那个选项,你也能照样执行。要不了几次,孩子就明白,无论他们选哪一种,你都可以接受,而且一定是敢说就敢做。

  另一方面,有些选项,你知道自己是不可能去做的,你的孩子也同样心知肚明,那就不要把这些选项交给你的孩子选。我们常常会听到有家长在快餐店对孩子说这样的话:“赶紧吃,否则我真把你扔这里了啊!”这种话一听就是气话,而且要真把孩子扔在快餐店不管了也绝对是不可能的。旁观者一下就能明白谁在真正地掌控着全局。这种话说出来,孩子更可以置之不理,依然把薯条和汉堡包当玩具一样玩,而不会把它们塞进自己的嘴巴。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相关链接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