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罗生门
《罗生门》无疑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俨然已是经典,而其对后世电影拍摄手法的影响也可谓是空前绝后。对这部电影的讨论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每年都有无数的讨论性文章发表,从细化到每一个镜头的分析、到故事与人物刻画的探讨、再到主题与文化阐释的挖掘,每一个版本的故事都被人细细地分析总结过,其实《罗生门》不过是一部电影而已,但它走上了历史的巅峰。
黑泽明的伟大在于将原著短短几千字的东西,刻画成了一部看似平静实则惊心动魄的电影。通观全片,演员的表演其实并没有给人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反而是黑泽明鬼魅般的镜头支撑起了整部影片。正如黑泽明在访谈中所谈到,“当时我正被一种焦躁感所困扰,原因是我以为电影已经进入有声时代,但是,无声电影的优点,以及它独特的电影美早已被人们弃置不顾了。所以我认为,应该回到无声影片的时代,有必要探索一下电影的原点。” 《罗生门》中他尽可能地省去对话,从而展现出一种近乎像默片的表达方式。甚至有些段落几乎没有对白,而另外一些大段情节则完全依靠视觉镜头来讲故事。民族与民族之间有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而黑泽明这种擅长于用视觉的空间关系来表现人物关系,以及用视觉代替对白的表达方式无疑更容易被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们所接受。
而从内涵上来讲,这部长88分钟的电影堪称挖掘人性丑恶的巅峰之作。全片的构思相当巧妙,随着故事剧情的发展情节层层推进,当你被第一个人供词所说服,又被第二个人推翻,随后第三个,第四个,到最后,观众无疑迷失于这弥漫着虚假气息的情节中。前一个故事不断地被后一个故事所颠覆,而人性的丑恶也一步一步地被展现。当观影结束我们才蓦然发现能确定的仅仅是武士死了,而且还是他杀(谁杀的也不确定)。女人是被侮辱了,是被迫还是自愿,或者是先被迫后自愿则不得而知。留下的仅仅是一张张狰狞的面容和虚伪的供词,没有残酷的镜头,没有直白的写实,得到的效果却异常地震撼。
而影片的结尾却一反同类电影的套路,并没有将这毫无血色的罗生门世界延续下去。相反,黑泽明给我展现了一丝人性的光辉。可以说对这谜案的形成负有一定责任的樵夫收养了婴儿,大雨消散,樵夫怀抱婴儿离开了那破烂诡异的罗生门,走进了夕阳的深处。也许正是因为与之前黑暗的对比过于强烈,这一丝人文的光华显得如此灿烂,也许这人性的火焰可能会随时熄灭,但没有人可以否认它存在着些许重生的希望和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