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学业竞争中,孤独的青春期
一名高三毕业班的学生,在学校的洗手间里拿着水果刀对自己的同学连刺6刀,致其死亡。而动机很有可能只是嫉妒对方成绩比自己好。面对悲剧,心理专家们提出了质疑,嫉妒可能只是表象,除了如此极端的行为外,还有众多处于青春期的高三学生,在面临高考压力时的种种行为,透露出他们内心的焦虑。
事件回放
10月10日下午,上海市奉贤中学发生了一起命案。一名19岁的高三学生小何(化名)在洗手间内用水果刀向同班同学韦韦(化名)身上连刺6刀,韦韦随后被送到奉贤区中心医院抢救,但由于伤势过重,当夜12时许死亡。
事发后小何已被警方控制。两人为同班同学,虽然平时有过一些小矛盾,但在其他同学眼里,两人关系良好,而且成绩一直都在班级前列。在得知发生命案后,同学们都感到很意外。记者调查时发现,虽然两人平时有过一些小摩擦,但让两名平时文静的学生,最后演变到一方残忍地杀害对方,动机很可能只是因为对方的成绩优于自己。
嫉妒杀人也许只是表象
仅仅是由于成绩优于自己,就用如此残忍的手段杀害同学?对于嫉妒导致中学生杀人,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的资深心理咨询师朱小平持怀疑态度。“在很多中学生的问题中,学习成绩只是表面的原因。”
知音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师孙嘉仪则指出,在小何的杀人行为背后,一定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因为成绩而生的嫉妒,最多只是一个导火线。“心理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一定有个长久积累的过程。小何的家庭状况是怎样的,他和父母的关系如何,在他有心事的时候,是否能够通过向父母倾诉得到压力的舒解……这些状况我们现在不得而知,但家庭对于孩子却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孙嘉仪表示,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建设非常重要,如果一些问题没有能比较妥善地解决,则可能带来隐忧,如人格障碍。“18岁是判断人格障碍的一条界线。从媒体报道显示,小何已经超过18岁,我们从他的行为反推,可以判断他的心理肯定是有问题的。但是否属于人格障碍,还要更多的细节才可以加以判断,按照现在的情况看,他可能有些偏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