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初中生染艾滋病 青年学生成高危人群

2014年12月01日10:48  新华网     收藏本文     

  十几岁的年龄正是最好的青春年华,却因偶尔不慎感染艾滋病毒,从此人生陷入灰暗。

  记者了解到,目前青年学生已经成为艾滋病毒感染高发人群,国内报告年龄最小的只有14岁,而网络交友成为这部分人群感染病毒的主要推手。

  疾控专家表示,中国艾滋病传播途径转变为性传播为主,更需要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尤其针对青年学生、男男性接触等重点人群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

  15到19岁学生成为感染高发人群

  3年前,小A在石家庄市疾控中心的一次干预活动中被检测出艾滋病毒时,他只有16岁。几年前背着家里辍学后,小A跟着一伙儿人混社会,并有了同性性行为。

  “是一个很漂亮的男孩子,当时不仅感染艾滋病毒,梅毒检测也是阳性,状况很不好。”石家庄市疾控中心防艾专家刘淑君痛惜地说,“孩子是家庭和社会的希望,这么年轻、正在读书的孩子感染艾滋,毁掉孩子的一生,也毁掉一个家庭的幸福。”

  近年来,我国艾滋病流行传播模式发生较大变化,性传播取代静脉吸毒和非法采供血成为艾滋病毒感染主要途径,这意味着艾滋病感染从高危人群到一般人群流行,防控形势更加严峻。尤其需要关注的是,男男性行为人群感染呈快速上升趋势。今年1至8月达25%,占到新发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四分之一。

  而青年学生成为艾滋病毒感染高发人群。根据河北省卫计委公布的数据,今年以来青年学生感染增幅高达51.4%。“15到19岁的学生每年新报告感染人数都在上升,这对我国艾滋病防控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副主任汪宁说,“目前全国20多个省份都有报告,最小感染者只有14岁,而且大多是男孩子。”

  都是“网络”惹的祸?

  记者采访的一些疾控专家表示,青年学生发生男男性行为大多通过网络交友,一些年龄较大、喜欢男男性接触的人结识他们,在教会他们这种性行为的同时也把病毒传染给他们。

  “发现的学生感染者中,并不都是大家认为的‘坏孩子’,多数纯粹是因为好玩、好奇,在搞不清性取向时发生了男男性行为。大多通过网络交友,也有的是同学或朋友。”刘淑君说。

  而男男性行为人群已经成为传播艾滋病毒最危险的人群。汪宁介绍说,研究机构曾在某地对男男性接触者进行追踪研究,发现其发病密度达到每年4%,就是说每一百个人里有4人会转成阳性。

  而且,男男性行为人群多集中在各个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这表明艾滋病感染者已经从过去以贫困地区、知识文化不高的人群为主向经济发达地区、有文化人群发展。

  我们该进行怎样的性教育?

  疾控专家表示,中国艾滋病传播途径转变为性传播为主,影响人群更为广泛,更需要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尤其针对青年学生、男男性接触等重点人群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

  “目前性传播成为艾滋病疫情扩散的主要传播途径,传播方式更加隐匿,更要依靠教育和宣传。”汪宁说。

  记者了解到,《艾滋病防治条例》对防控宣教进行了详细规定,并要求高校、中学等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有关课程,但在多数学校中实施并不理想。河北省教育工委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健康教育的教师都是校医兼职,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还需提高。她建议将艾滋病知识列入中考[微博]文综内容,以提高学生普遍的知晓率。

  而最重要的原因是性教育在中国还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不仅在学校,孩子们从家长[微博]那里也难以得到正面、准确的性知识。“家长不能只关心孩子的成绩,更应关注他的健康。”刘淑君说。 (记者 巩志宏)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文章关键词: 艾滋病防治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