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天津4月29日电(记者 张道正 通讯员 张轶帆)毕业季来临,当很多人都在纠结工作还没找到时,南开大学[微博]经济学院大四女生喻晓已经拿到了4所美国高校的offer(录取通知),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乔治城大学,个个都是响当当的顶尖名校!大家纷纷感叹,简直是拿offer拿到手软。
从小爱折腾的“晓姐”
翻开喻晓的履历,你会发现她的经历远比同龄人丰富得多。
小学时做小记者,课余时间进行新闻采访。中学时担任家乡广州某公益组织的公关总监,推广促进青少年共同成长的社会实践。高一时被教育部甄选为国家交换生前往奥地利学习一年,学习之余,16岁的她曾独自背包游遍欧洲。
大一时,当身边同学还沉浸在逃脱高考[微博]牢笼的兴奋时,不满足于课堂知识的喻晓开始广泛接触前沿话题,并对环境经济学和社会企业产生了浓厚兴趣,与团队成员共同创办的“探元绿色科技有限公司”碳汇林项目,获第八届“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
大二暑假,喻晓前往中粮集团实习。结合自身的碳交易知识与中粮的企业社会责任蓝图,她完成了上百页的《基于中粮集团全产业链的碳金融分析及规划》,为企业展现了社会责任与商业利益双赢的可能性,受到集团高管赞赏。
大三时,喻晓被哈佛大学哈佛学院交流生项目录取,成为该年唯一中国大陆学籍录取者(全球范围内仅30名)。同年,她还凭借成功的创业经历入选“易社计划”,成为该计划最年轻的社会企业家学者,全额奖金前往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以及美国著名社会企业进行为期两周的交流访问。该计划是由美国某基金会全额资助的中国顶尖社会企业孵化器,曾获克林顿总统奖表彰。2013年,该计划从中国北京、上海、台湾、香港等90个城市和地区的3000多位申请中甄选出了30位代表,喻晓通过只有1%的入选率,与一群比自己大十几岁的“社会人士”成为了同学,向西方展示中国社会企业的发展机会,同时学习西方社会创新的先进经验。
限于篇幅,以上所列仅仅是喻晓个人经历的一部分。看着眼前这个刚满22岁的年轻姑娘,记者惊讶于她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平衡学业、创业、社会活动的能力。
“可能因为我从小就比较能折腾吧,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我觉得在面对一些新事物的时候年轻人要敢于折腾自己,多花时间去尝试,这可能是我和一些同龄人的不同之处。”喻晓笑着说。“我并没有想过当初的一个兴趣和尝试能如此地发芽结果。我觉得贵在持之以恒的专注,以及把握并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很多看上去了不起的成绩,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的。”
因为名字中有个“晓”字,说话做事又有种成熟范,喻晓被同学们昵称为“晓姐”。“其实很多同学年龄都比我大,但他们就爱这么叫。”谈起这个绰号,喻晓感到很无辜。
“平衡学业与各项工作确实是门学问”,喻晓说她会采取一种挺“老套”的办法,“我会给各种事情设定不同级别,分别是重要又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不重要也不紧急,我天生就是一个deadline(最后期限)非常敏感的人,比如说下周就是deadline了我一定能预先感知到,哈哈。”
“常青藤”不要“考试机器”
常青藤盟校,原指由美国东北部地区的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八所大学组成的体育赛事联盟,由于这些学校都是美国最顶尖、最难考入的大学,“常青藤”现已成为顶尖名校的代名词。
在喻晓看来,要想拿到这些顶尖高校的“门票”,成绩绝不是最重要的。“‘常青藤’不要‘考试机器’!虽然不想做‘心灵鸡汤’式的分享,但我还是要说,‘常青藤’要看到是你的‘梦’。这里的梦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理想,而是你要专注的方向。他们希望在你的申请中看到‘你是谁’,‘你在做什么’,‘你的目标是什么’,‘你怎样达成目标’,这是一个浑然一体的过程。他们要优秀的人,但是更要有梦想,而你的梦想正好是他们能助一臂之力、成就你的。”说到这里,刚才还在谈笑风生的喻晓一下子认真起来。
喻晓自认不是学霸,用她的话说,她的成功在于对自己清晰的规划:“我要感谢我赢在起跑线上。首先,我进入大学的时候就明确自己要出国读研[微博],而且是美国的顶尖学校,所以很早就开始准备考试和关注有关信息。但同时,和很多大学霸专注学业不同,我放任自己去折腾,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大一的时候偶然接触到碳交易,和同学一起做碳汇林公司,持续关注环境经济学,做了很多关于雾霾和颗粒物的研究,关注社会企业和社会投资,做了2013易社学者,结识了很多不是大学圈子的前辈们,这些经历大大地拓宽了我的眼界和信息来源,让我接触到更多可能的机会。”
这些宝贵的机会中就包括为期一年的哈佛大学交换生项目。“刚到哈佛的时候,每次说起自己是来自中国的交流生,外国同学都会问是北大还是清华[微博],这让我不禁下狠心要努力,用成绩证明中国还有一个很出色的大学叫‘南开大学’。”
在哈佛的一年,被喻晓称为“自出生以来睡眠最少的一年”。她除了修读本科经济学课程外,还挑战哈佛肯尼迪学院和麻省理工斯隆学院的硕士课程,并获得全A通过。由于优异的学术表现,哈佛特批喻晓延长交换时长,由一个学期延至一年。
“那一年,我过着从未想象过的生活。见获过诺贝尔奖的教授就如同家常便饭,当我看着大一时天天‘啃’着《经济学原理》度过考试周的作者曼昆天天在面前晃啊晃,简直就像做梦一样,有机会和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做集体研究,能接触到世界最顶级的数据库,这些资源犹如让我脱胎换骨,更促使我下定决心申请哈佛的硕士,成为哈佛的正式生。”
剧情反转,哈佛女孩或将推迟入学?
“我们家也出了一个哈佛的,真是光宗耀祖呀”,这是喻晓父母在得知她收到哈佛录取通知书的时候跟她开的玩笑,但只有喻晓自己知道,这些得来不易的通知书背后凝结着多少艰辛的付出。
在多所名校抛来的橄榄枝中,喻晓已选择赴哈佛深造。按照一般人的想法,付出了艰苦努力与辛勤汗水才得来的名校offer,一定倍加珍惜,恨不得一开学就立刻奔赴大洋彼岸跨入自己心仪的学校了。但喻晓的想法似乎总与常人有些不同,她告诉记者,自己还在纠结是否要推迟一年入学。是不是很像反转剧的剧情?
“我现在正在北京一家鼓励旨在青年人创业、创新的创投机构实习,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很吸引我,可以树立起我对不同行业的想法和独到的看法,此外,可能和我以前的创业经历有关,创业投资也是我现在很感兴趣的领域,所以挺舍不得这份工作的,我觉得在这里能够学到更多在学校中学不到的东西。有了这些沉淀和积累再去读书,也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喻晓说。
毕业论文、实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甚至由此带来的先工作还是先求学的纠结……现在的喻晓,日程表始终排得满满当当,如果遇到负面情绪时如何释放压力呢?喻晓的办法是“一文一武”——弹钢琴和打网球。
这两项特长和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喻晓小的时候,爸爸就希望她将来“能文能武”,于是从乐器和体育中各选了一项让她学习,需要说明的是,这两个爱好可不是随便玩玩,喻晓的水平都已接近专业级别。5岁时开始学钢琴,在初中毕业时她就拿下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钢琴8级(业余等级中的最高级别),平时特别郁闷的时候就会弹一弹。再长大些开始学网球,无论在南开还是哈佛交流期间她都是校队成员,曾代表南开获得2012和2013两届天津市大学网球联赛女子团体第三名,她还是天津东亚运动会志愿者。“我还特别喜欢旅游,小时候曾经出版过一本游记,欧洲、非洲、美洲,国内的大部分地方我都自驾游去玩过。”
尽管毕业后的最终去向还未决定,但喻晓强调,她有一点很深的感触非常想与同样有“留学[微博]梦”的同学们分享:“我想说‘常青藤’或‘哈佛’真的什么都不是,它不是你人生的起点,更不会是终点,在北京实习的这段时间,我清楚地发现名校的确是一块很好的敲门砖,它让你有一个机会,但如果你这个人本身没有料,一样不会被看好;而反过来,如果你真的有料,你自然就会属于这些名校,所以,同学们,忘记‘常青藤’,忘记那些响亮的名字,当你做到了最好的自己,一切,都会有的。”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