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提示大学生透支健康求学不可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30日 13:52   中国青年报

  从本性上来说,人是趋利避害的。如果一段连回忆起来都让人觉得痛苦的经历还有人愿意去选择,去忍受,意味着他们认为这种经历有价值。至少,是利大于弊。在校园里就开始劳碌奔波为此透支精力甚至健康的学生肯定也认为,这样的辛劳,长远来说能为他们带来好处。

  这个好处是什么,不同学生的想法不一定相同。然而他们心里多半有一个模糊的信念,那就是认为拿青春赌明天,在身体扛得住的时候牺牲一时的健康舒适,去换取未来的成功和幸福,是值得的。

  然而事实未必如此。这倒不是说付出不会有回报,事实上,用心投入过的事情总会有所收获。能够为未来提早打算和行动的学生通常都比同龄人更成熟上进,毕业时也更有可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然而成功有很长的路要走,长期的健康透支显然会削弱成功的基础。即使有一天真的成功了,也并不一定意味着幸福。

  幸福不只取决于事业上的成功。生活由很多不同的领域构成,工作只是其中的一个。我们还需要时间关注个人生活,包括维护自己的健康,处理家庭事务,满足精神上的需要等等。只有各个领域之间取得平衡时,人才会感受到幸福。如果在大学这个角色任务相对简单的阶段都不能做到工作生活平衡,又怎么能期望在竞争更激烈、任务更繁重、需要关注更多问题的工作中做到呢?更可能的情况是,如果不做任何调整,这种像陀螺一样不断旋转的生活模式将会持续,损害健康,严重时还可能压垮自己。

  因此放任自己处于透支健康状态,期望一切会自然而然好起来是不明智的。生活的平衡需要自己努力去营造,而这种能力,需要培养。

  要取得生活的平衡,首先要学会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在个人与外界的平衡出现问题时,身体会提示我们。这种信号可能是焦虑、掉头发,也可能是失眠、内心空虚和迷茫。如果在讯号出现时能够警惕,及时采取措施,就可以减小对自己的危害。遗憾的是,学生普遍重视获得经历而轻视个人感受,对身体的信号非常麻木。比如胡刚在极端疲惫的情况下还为了省钱不肯打车,失眠成了常事还听之任之。这种麻木的危害也许一时看不出来,但长此以往,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相关链接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