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考研历史观考点概括之有关社会基本结构原理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8日 11:45 文都教育
第四篇 历史观考点概括 一、有关社会基本结构原理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 ①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包含着三项物质性的要素,即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前二者是物质实体;后者是物质力量(生产力)和物质性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统一。 ②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区分为社会意识形式(文化结构)、社会心理以及风俗习惯。 2.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原理 ①含义。 社会关系是指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区分为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 物质的社会关系是指经济关系(生产关系)。 思想的社会关系是指政治关系(社会的政治结构)。 ②区分标准。 是否通过人的意识而形成是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的区分依据。 由于经济关系是不须通过人的意识而直接形成的社会关系,所以是物质性,第一性的。 而政治关系则是通过人的意识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所以是思想性的,第二性的。 ③方法论意义。 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这一区分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原理的深化。对于我们正确分析社会现象具有重大意义。 3.社会有机体与社会结构 (1)社会有机体和社会结构的含义。 ①社会有机体是囊括全部社会生活及社会关系的总体性范畴。 ②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2)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特征(同生物有机体相比)。 ①社会有机体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之中。 ②社会有机体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 ③其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三种生产(物质,精神和人自身)的统一。 (3)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方法论意义。 ①把社会看作处于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 ②从对社会的总体研究中说明各个部分。 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创造性运用。 4.政治上层建筑的原理 ①政治上层建筑即社会的政治结构,包括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政治法律设施(政党、政权机关、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实体因素)、 另一部分是政治法律制度(政治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等规章与准则构成的系统)。 ②政治上层建筑的性质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 政治上层建筑这两个部分都是根据经济基础的要求,并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从其归根到底由经济关系决定、并且总是一定的思想意图的贯彻来说,它是通过人的思想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因而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5.社会意识、文化结构与意识形态的原理 ①在社会意识中,根据反映社会存在的层次,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文化结构)。 社会心理是自发的、不系统的、浅层的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形式(即文化结构)是自觉的、系统的、经过思想家加工的社会意识。 ②在社会意识形式中,根据是否具有阶级性,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包括哲学、艺术、宗教、道德、政治法律思想等内容在内的社会意识形式。由于直接反映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因而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并具有阶级性。 而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如自然科学、语言文字、形式逻辑等,由于不反映经济和政治,因而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不具有阶级性。 ③作为社会意识一般地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是意识形态的一般本质。 作为有阶级性的社会意识直接和自觉地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是意识形态的特殊本质。意识形态还具有相对独立性。 6.文化的本质和社会功能的原理 (1)文化的涵义。 文化有广狭二义: ①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活动所创造的一切成果,包括物质文化、政治文化和精神文化。 ②狭义的文化则指精神文化,即观念形态的文化。一般地说,文化是包括各种意识形态及风俗习惯、行为规范在内的复合体。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 (2)文化的本质。 文化的本质即人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历史过程中,赋予物质和精神产品以人化形式的特殊活动,是人类所创造的“人工世界”及其人化形式。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即意识形态)。 (3)文化的特点。 ①人化的形式。体现了人的特点,包含着人的取向。 ②社会的性质。文化具有客观性,可解释性和可转换性。 ③多样的形态。任何文化都是历史的、具体的。 (4)文化的功能。 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 文化作为自觉的社会意识,它对社会经济和政治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多方面的特有功能。 ①信息功能。文化传递实现了由生物遗传机制向社会遗传机制的飞跃。 ②教育和塑造功能。文化由人所创造,又反过来塑造人。 ③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功能。 ④认识功能。文化提供人的认识背景和思维传统,制约和引导着人的思维过程。 (5)先进文化的定义。 先进文化是指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 (6)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参见十七大报告)。 ①当今时代,文化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 (7)文化建设的内容。 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②建设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 ③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④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创新。 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原理 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系统中的智能性要素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一般生产力,它可以渗透到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并引起这些基本要素的变化,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①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和经济增长中占有首要的地位。 ②它从本质上体现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内在结构的根本变化;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形成了以科学为起点的科学――技术――生产双向运动过程。 ③它反映了从科学向技术和生产转化的周期大大缩短,以至可把科技看做直接生产力。 ④科学技术成为现代生产力的生长点、突破口和决定因素。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伟大杠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①先进生产力是集中体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并以此为标志的社会生产力。 ②先进生产力是生产力系统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类历史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 ③我们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的核心,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参见十七大报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