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考研政治实用教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7)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8日 15:52   文都教育

  (一)科学的实践观

  1。实践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哲学史上关于实践概念的合理因素,正确地阐明了实践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马克思在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明了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强调哲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实践的一般本质(区别于意识)——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感性”活动,具有物质性和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实践的特殊本质(区别于自然物质形态运动和动物本能活动)——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能够按照人的目的改造客体,把人的意图和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具有目的性和主体性的特点。

  2。实践的基本特征

  (1)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体)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的结果也是客观存在的;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规律的支配。所以,实践是同主观认识活动相区别的感性物质活动。

  (2)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

  人具有理性思维,所从事的是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只有这种人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才具有真正的实践的意义。

  (3)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地进行的,任何个人活动都不能离开社会的联系。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总是社会的人,即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

  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历史性,因为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都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的,都是随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而变化的,因而都是具体的、历史的。

  3。实践的基本形式

  (1)物质生产劳动实践

  物质生产劳动实践是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它是以自然为对象,运用主体的力量,借助于物质工具和手段,改造自然界的活动。生产劳动进行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生产物质生活资料,同时生产和再生产着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在实践的基本形式中,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于基础的地位,对其他实践形式起着主导的作用。

  (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即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政治活动、社会改革活动等,都属于这一类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关系是主要的社会关系,由不同的阶级利益引起的阶级矛盾通常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也就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

  (3)科学实验

  科学实验是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准备性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是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科学实验一经产生,就具有与生产实践和变革社会的实践所不能代替的特点,即自觉地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实验仪器和装备为手段(或通过社会调查),以探索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

  科学实验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实验活动,而且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实验活动。科学实验与艺术和教育活动都属于以生产精神文化产品为直接目的的精神文化创造实践(广义的“科学实验”)。

  物质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实践,精神文化创造实践这三种基本类型的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对象化为社会的基本结构,即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文化)结构。

  4。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标志着实践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动物是通过消极地适应自然来维持生存的,人则是在利用工具积极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实践把人从自然界提升出来。实践创造了人的特征,创造了人的社会结构,实践改造着自然也改造了社会。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1)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并非是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是社会的人。劳动实践不仅创造了人,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本质,而且,只有在实践基础上,人类的本质力量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确证。

  (2)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人不仅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而且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发展着多方面的社会需要,有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决定着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3)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人类依赖于自然界,但自然界的天然状态并不完全适合于人,人类实践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改造自然。人类是在社会活动中改造自然的,社会状况直接制约着人对自然的改造。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1。实践与自然和社会的对立统一

  (1)实践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与社会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种不同形态。

  ①自然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到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其运动变化是自发的。亦称为“天然自然”,“自在世界”。这是狭义的自然。

  广义的自然还包括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被改变的自然,称为“人化自然”。

  ②人类社会是人们在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基础上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有机体。

  从根本上说,人类社会和人化自然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

  这种在人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类社会与人化自然的统一体又称为“人类世界”。

  (2)社会与自然通过实践形成辩证联系

  ①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人的实践可以改变天然自然的形态、结构乃至其规律的作用方式,但不能消除天然自然的客观实在性。相反,天然自然的客观实在性通过实践延伸到人化自然、人类社会之中。

  ②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具有相互作用。

  自然界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物质基础。人的实践创造的人类社会又反过来影响改变自然界。

  ③在实践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社会性。

  通过社会实践,人不是单纯的自然存在物,更主要的是社会存在物。在实践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纳人了社会关系的物质交换关系。

  2。实践把自然“变成人的无机身体”

  (1)实践使人更深刻地依赖于自然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考研 政治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