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复试试题汇总(7)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3日 15:38   万学海文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有两种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经济关系;使用价值是指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自然属性,是商品实体。商品的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使用价值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劳动价值论所说的价值是商品的价值而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是价值的惟一源泉。知识、信息、科学技术是人类劳动的结晶或劳动成果,而不是人类劳动本身,它自身不创造价值,而是为创造使用价值提供有利条件。但是,人们对于知识、信息和高科技的运用过程形成了高科技劳动,这种高科技劳动作为生产劳动不但参与价值的创造,而且在价值创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高科技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①高科技劳动在价值创造和市场竞争中具有决定盈亏的重要作用。根据劳动价值理论,商品交换是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的,价值量则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非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这对商品生产者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如果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通过商品交换其劳动可以全部得到补偿,不赔不赚;如果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们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就有一部分得不到补偿,出现亏本,从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如果其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劳动耗费不但能够得到完全的补偿,而且还能得到超额利润,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此,每个商品生产者都极为重视降低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而降低个别劳动时间,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而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则要通过提高劳动的科技含量来实现。

  ②高科技劳动对于商品生产者取得和保持市场竞争优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根据劳动价值论,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又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不可能完全分离,简单劳动以体力劳动为主,复杂劳动以脑力劳动为主。复杂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效率及其时间,是简单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效率及其时间的倍加。相对于科技含量较低的劳动和一般简单劳动来说,高科技劳动显然是一种复杂劳动,因而它的效率应该高于一般的简单劳动和科技含量较低的劳动。由于在同一时间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定的,制造同样的一件商品,高科技劳动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要少于简单劳动和科技含量较低的劳动;在同等时间内,高科技劳动能够制造出更多的商品,即更多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一般来说,率先使用高科技劳动的商品生产者,其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要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③高科技劳动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充分肯定并高度重视高科技劳动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随着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高科技劳动成为能够创造大量价值的高质量的复杂劳动,科学技术日益成为创造和增进财富的决定性因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其目的就是提高人们对科学、知识、技术和高科技劳动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价值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在发展经济的实践中走出一条依靠科学技术、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增强全体公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使“科教兴国”战略落到实处,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从而加快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8.分析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危害和解决方法。

  答:(1)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按照地域分布,把我国内地划分为三大经济地带,即东部、中部、西部。

  ①从经济发展速度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速度处于前列的多数是东部沿海地区,发展速度居中的主要是中部地区,而发展速度相对较慢的多为西部地区。这种发展速度的差异,是使东西部地区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再加上东西部地区原来就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这就使东西部地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90年代初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发展的过程中,东部地区利用有利条件,抓住机遇,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1995年以后,一方面由于国家实施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生产要素的流动开始有序化;另一方面,面对日益拉大的东西部差距,国家越来越注重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把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摆到了议事日程上。这就使东西部地区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变动趋于稳定。这说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与国家的宏观政策有着密切联系的。

  ②东西部差距的拉大还表现在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化上。

  1992年以来,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基本上是处于稳定的状态,从趋势上看,中部地区的发展在不断加快,与东部地区的差距略有缩小。而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差距则在拉大,这种人均收入的变化,是导致不同区域对生产要素吸引力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人才向高收入的东部地区集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低收入地区转移。这又反过来使经济增长的两极分化变得更为明显,东部地区着力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西部地区却只能从事基础的初级产品生产。这就是由于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而导致经济发展的非良性循环。

  ③从资本投入看东西部的差距。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开始向东部沿海转移。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国家把投资的重点和引进外资的重点都放在东部沿海地区,从而使东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投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凶素,东、西部地区的这样的投资格局,势必使地区经济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而且,东部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缓慢,又使东部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和筹集资金的能力大大高于西部地区。这些都成为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重要因素。

  (2)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危害

  ①对经济不发达地区来讲,如果经济长期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那么,它就难以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去促进经济的增长,也很难以自身发展的成果去提高本地区人民的生活消费水平,甚至难以解决本地区所有人民的温饱问题。这当然是同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目标相背离的,它必将严重损害劳动人民的积极性,甚至导致人民群众的不满。

  ②在这种情况下,某些经济落后地区不仅不能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而且还需要国家抽出一定的财力和物力去支援这些地区的经济建设和保证人民起码的消费。在国家财力还不富裕的今日,对经济落后地区过多的物力、财力支援,必将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③一些地区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将使这些地区的自然资源得不到应有的开发和有效利用,而经济发达地区却因缺少这些资源(特别是原料、能源)而妨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④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很多是偏远地区、边界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对于我国国防的巩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都是不利的。

  (3)协调区域经济结构的主要措施

  ①不同地区要按照各自的优势和特点进行合理分工,在分工的基础上发展和扩大区域间的贸易关系。这种分工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根据各区域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成本相对优势进行分工。发达地区掌握先进技术,可以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品;欠发达地区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上优势明显,因而可以重点开发自然资源制成品。二是根据各区域生产要素供给的相对充裕程度进行分工。在劳动力资源相对丰裕的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技术力量相对雄厚的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在这种区域分工的基础上推进区域间的经济贸易,相互取长补短,推进各个地区的经济繁荣。当然,从短期看这种方式可能会扩大地区间的差异,但长期而言,它是有效缩小地区间差异的必由之路。    

  ②通过区域间资金、技术、人力的流动,开展区域间的经济技术合作,推动生产要素在地区间流动,促进生产要素在各个地区的有效配置,实现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地区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可采用技术转让、人员培训、信息交流、提供技术装备、直接投资等方式进行。现在我国区域间实现合理分工和要素流动的主要阻力有两个:一是自然资源产品相对低价、工业制品相对高价的不等价交换,即价格的剪刀差;二是地区分割和地区封锁。这两个阻力都要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来克服。这就必须完善市场机制,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打破地区间的封锁,加强地区间的协作,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

  ③针对我国当前的情况,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合理调整地区经济布局,促进地区的协调发展。

  9.试论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影响及政府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

  答:(1)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比较明显,甚至呈现扩大的趋势,具体表现在: 

  ①基尼系数扩大。我国的基尼系数已接近甚至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水平。由此可见收入差距过大,收入分配不合理的问题确实已到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阶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考研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