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童话二十年
http://www.sina.com.cn 2001/01/19 11:42 新浪文教
新浪网友:蒋郎憔悴
武侠小说,这种被著名数学家华罗赓教授称之为“成人的童话”的特殊文体的小说,自改革开放之初通过正式或秘密的渠道流入中国内地,至今数来也有二十年,也是该收拾一下的时候了。
香港文学评论家林以亮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小说。”这毫不夸张,以金庸为主要代表的新派武侠小说,在全世界各地畅销近半个世纪,到了如今网络时代,互联网上关于金庸和武侠小说的网站浩如烟海,金庸俨然成为了中国人的共同语言,到了99年末,一场由王朔《我看金庸》引发的金庸小说大讨论把这种现象推向了极致,武侠小说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中国人一种文化符号。
从一种被视为文化沉渣的畅销小说再到被著名学府北京大学引入学堂加以讨论,再到被中央电视台改编成电视剧,武侠小说一直在人们争论不休、毁誉参半的风风雨雨里在国内走过了其二十年。
--这种现象是怎样在中国内地逐步形成的呢?我们下面回顾一下“成人童话”在中国内地从秘密地下状态到公开发行再登上大雅之堂的历程。
第一阶段:沉渣泛起的文化垃圾(时间:80年以前)
武侠小说,在民国时期中国大陆上,曾经一度辉煌,涌现过不少优秀的作者和作品,出现了还珠楼主洋洋千万言的《蜀山剑侠传》这样震烁古今的武侠巨著,在解放以前,掀起过第一个武侠热潮。
随着解放战争的结束,中国换了新天,在新社会里,这种诲淫诲盗、封建愚昧气息极浓的武侠小说,自然难逃一劫,解放之后,即遭到新政府的严禁,当时任文化部长的茅盾(沈雁冰)、郑振铎更是对之痛恨无比,武侠小说遂于1951年6月遭到全面封杀。随后,武侠小说即转入地下状态,这一禁,便持续了30年。
在这30年春秋里,中国大地上运动频繁,中华大地上到处是火热朝天的革命,武侠小说这种腐败不堪的旧玩意自然彻底消失在中国人的记忆中。可是,就在同时,在祖国之南的东方之珠香港的土地上,武侠小说因为天时地利之便,尤其在香港这样商业发达的社会里得以继续生根发芽,1955年,一场澳门拳师的比武,激发了中国人的侠客之梦,报纸编辑梁羽生开始用新的笔法撰写了一部新派的武侠作品--《龙虎斗京华》,大获成功。他的同事查良镛踊踊欲试,也写了一部《书剑恩仇录》,一炮而红。随后,两人开始了一个长达半世纪的武侠梦的编造。
文革之后,中国内地的文艺界一片荒芜境地。几乎所有可读的书籍在文革中被付之一炬,精神食粮缺乏严重。在祖国的南大门--广州,却悄悄地流入香港一种故事性非常强的小说--武侠小说,人们饥不择食,一读之下,立刻被这小说给俘虏了。
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在文革后流传的一部手抄本禁书《曼娜回忆录》里倒可见一斑。当时琼瑶和金庸的书,由于地利之便,最先从广州偷偷流入,然后传遍祖国内地,曼娜的表哥是一个人们眼里的坏孩子,为了描绘他的“坏”,作者写曼娜的表哥闲来无事就看金庸的武打小说,可见武侠小说在人们心目中地位之低下--只有坏孩子才看的东西!
就是这样,当时这类书籍在国内没有出版,连非法出版也没有,全是在香港流入,它们在国人心目中,那是文化垃圾中的垃圾。所有后来武侠小说一发不可收拾地在中国蔓延开来,被人视为是“沉渣泛起”。
第二阶段:成人的童话(时间:1980年--1989年)
从遮遮掩掩的地下状态,由于年轻人真的非常酷爱这种武侠小说,家长们也不得不作出了退让,武侠小说也在听之由之加上一点点谨慎的态度下,在中国内地民间广泛流传开来。
可是在正式话语领域,武侠小说境地非常狼狈不堪,它是被正统知识界围剿和敌视的,它仍然被人直斥为“精神鸦片”,“文字垃圾”,“坑害广大青少年”的东西,“文娼”。同时,由于有一些青少年由于分辨能力不强,被一些劣质的武侠小说引导走向犯罪之路,这更给评论家们提供了绝好的论据,于是,连同金庸梁羽生一道,武侠小说被打如冷宫。大家众口一致:武侠小说是诲淫诲盗害人不浅的东西!
不管评论家如何痛斥,有件事实却是,武侠小说并未被他们的评论给消灭掉,相反,偷偷喜欢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些知识层次比较高的知识分子也喜欢--不过那也是偷偷摸摸不见天日的,我的朋友的父亲就是这样,他是地质所的科学家,可是,据他说,在80年代初,他就已经读过金氏的所有小说,当然,他一旦看完之后,既舍不得烧掉,便反锁在柜筒里不让儿女发现,俨然是偷盗之事。
这种阅读兴致,随着香港一些武打电视剧比如《霍元甲》、《精武门》等的引入,更是掀起了武打的热潮,武侠小说潮长船头高,俨然成为了青少年喜欢的读物。
看见这种潮流,出版社无法漠视。在几经周折之下,终于,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正式登陆中国大陆--那是在1980年之初,广州《武林》杂志开始引进并连载这部金庸的代表作,这是武侠小说首次正式进入大陆的标志。随后10月,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梁羽生的代表作《萍踪侠影》,从此,中国大陆陷入了武侠小说的热潮之中,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武侠出版物铺天盖地充斥整个文化市场喧嚣一时。
武侠小说的进入,虽然有着市场需要等原因,但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是天时--80年代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各种政策法规开始宽裕,所以才得以正式进入。
武侠小说的引进虽然得到了官方的默许,可是,在文艺理论领域,批判的声音还上占主流,但是,这种声音逐渐被大众疯狂阅读的热潮渐渐埋没。这时候,另一种声音也出现了。那是在80年代中期,北京宝文堂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内地第一套比较全面的金庸作品集前面的引言--“武侠小说被称为成人的童话”。
其实,这种论调不是80年代中期宝文堂的首创,早在1979年8月,梁羽生在英国与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赓教授会面时,华罗赓教授就告诉梁说他喜读武侠,并认为“武侠乃成人的童话”,这一句话,后来被广泛引用,逐渐成了武侠的一个代号。
这个代号,却正好能准确地反映了当时国人对待它的态度:不似以前的一味批判的抵制,而是一种姑听由之的态度,既不赞也不弹,只当是一种“童话”读读而已,并不较真的,也无伤大雅的。这正是一种尴尬的境地,武侠只是视为一种小儿科的东西而已。
这个代号流传近二十年,直到21世纪的今天,它却被何满子教授严厉批判:既是成人,何必童话?还小吗?
无论如何,在1980年开始的这十年期间,武侠小说在夹缝中蓬勃发展开来,人们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地阅读它。这十年,也是武侠小说在后十年得以迅猛发展的重要基石,因为后来执中国文化知识界话语权牛耳的知识份子,在当年也是不折不扣的金迷古迷梁迷,一旦他们夺得了话语权,他们不多不少开始为武侠讲好话--那已是90年代的开始了。
第三阶段:初登大雅之堂(时间:1990年--1998年)
时代的巨轮辗转到了90年代。
90年代,那是市场经济开始发展商品意识空前强烈的时代,各种价值观随着金钱起落而起落。
作为一种紧俏的“商品”,武侠小说在商人的操作之下,已经冲破知识界牢牢的抵制态度,地位逐渐上升,甚至登上了大雅之堂,这可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河西。商业操作--我以为这是武侠小说为何从一种文化垃圾竟然山鸡变凤凰一朝得道、翻身作主人的本质所在。
90年代初的的文化市场,几乎全部为畅销的武侠小说所占据。不但金庸和古龙这些老前辈的作品一版再版,而且越出越精美,而且随着舶来品的入侵,国产意识也开始加强,终于出现了本地创作--在1990年,云南师大的中文系古典文学教授姚霏以“沧浪客”的笔名投入了武侠小说的创作,他的处女作《一剑平江湖》一经出版,在当时完全缺乏本地创作的情况下,这部模仿痕迹极浓的作品居然一下卖了满堂红,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口气出版了好几部“江湖道”系列的小说,畅销全国,而姚教授尝到了甜头,干脆从大学辞去教席,全心投入到创作中去。以他的创作为标志,开始了内地原创的先河。从另一个侧面讲,武侠小说已经深入民心,更是被知识分子所接受了。
90年代,是武侠小说打翻身仗的一个年代。这个时期里,一连发生了好几件提升武侠小说地位的大事。
一件是1994年,中国内地著名学府人民大学开创先河,在大学里开设金庸武侠小说讲座,结果场场爆满,是为武侠走向大雅之堂第一战;
接着,3月,历史悠久、具有知识权威的北京三联书店隆而重之推出大陆内地第一部正式授权、收录全面的《金庸作品集》,接近500元的高价,却依然没有吓退普通消费者的热情,毫无争议地成为了第一畅销书,一版再版,到现在市面上居然再难见到这套书的原版,全是被盗版取替,照样畅销,可谓奇迹。三联的出版,“表明正统文化对金庸小说的正式肯定”;
1994年8月,北京各大学青年教授编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金庸紧跟鲁迅、沈从文、巴金之后,力压老舍、郁达夫、王蒙,成为第四文学大师。此事一投石惊起千重浪,在90年代中期掀起一阵大讨论;
同年10月,金庸被北大授予名誉教授的称号;
1998年,金庸被浙江大学聘为导师,带起研究生来。
凡此等等不一而足,武侠小说的地位被越拔越高,总之,武侠小说在金庸手里,可算是被带进了大雅之堂,尽管还有些尴尴尬尬,可是,总算把武侠小说在中国人近百年的顽固印象彻底改换,到了现在,在各种正式刊物甚至学术领域内高声讨论武侠小说再也不是丢人现眼的事,相反,那成为了人们追赶潮流的标志之一。
第四阶段:众说纷纭话金庸--或说“再阅读”阶段(时间:1999年--至今)
不尴不尬,武侠小说在中国大陆被带进了高雅之堂,而以金庸为代表的新派武侠小说,终于完成一代霸业,留名青史。在国人心目中,武侠不在是低俗的代号,甚至成为了文化的象征。各种武侠小说继续出版,各种无关痛痒的理论著作继续发行(陈墨、曹正文、罗立群为代表),甚至促成了中华武侠文学研究会的成立,那是95年左右。总之,今非昔比,城头变幻大王旗。
我为何把1999年独立从90年代中划分出来呢?这是有个道理。
1998年前后,网络时代来临了。这对于经济和生活有着一番重大的革命,对于文化领域来说,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互联网既缩短了世界的距离,同样也会很容易就促成某种“暧昧的文化”(王小波语)的彻底形成。
说的就是武侠“文化”。通过互联网里各种书库网站,以及各种光怪陆离名号繁多的论坛,人们在网络之上,可以肆意纵谈江湖。网虫可以通过网络阅读最新的武侠小说(比如香港新一代武侠代表人物黄易的就是通过网络大举入侵中原的),也可以通过论坛发表自己压沉箱底的武侠作品,更可以就金庸的武侠开展一系列的讨论……网络为新一代武侠迷们提供了更方便的交流所在,武侠阅读、讨论、创作在网络上广泛开展,这样,就促成了中国人侠客文化的形成。--可以说,网络让传统的武侠文化开创了一番新天地。它更带有着网络时代特有的交流特性,比之从前,这种交互性的阅读更具有文化价值,因此,我把1999年划入一个新时代。
在此背景下,在公元1999年世纪之末,网络上开展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武侠大讨论。著名的小说家、文化人物王朔在《中青报》上发表了《我看金庸》的文章,文章中对金庸这股日益上升的文化热潮进行了他独有的“酷评”,对之进行了批判。文章被好事者转载进了网络之后,马上就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世纪之战”,拥金和拥王的两大派网虫在新浪、网易等各大网站的论坛上展开了铺天盖地的讨论,情况一度失控,惊动了传统的媒体。人们这才领略到了网虫口水的威力。
当然,这场讨论在我看来是十分无聊的,除了供大家吐吐口水,我看不出来更多的意义来。但是,在讨论背后,却把一种文化心态暴露无遗:武侠小说地位日益提高的背后,其实正是一种文化的泡沫,它的地位的提升,促成于一种商业的操作,所以,它的暂时得势,并不代表武侠真的就翻身做主人了,它其实还是一种被国人从骨子里蔑视的东西而已。
于是,以1999年的王金大论战开始,武侠的地位日益提高--央视相继开拍金氏小说电视剧;金庸小说研讨会在北大召开,知名教授出席并发言赞许--的同时,另一种批判的声音继续坚持--鄢烈山的“拒绝金庸”、何满子的“毒草说”--总之,众说纷纭,议论不止,或毁或誉,金庸的武侠小说看来还能折腾下一个二十年的时间……
结语:曾经的英雄,永远的侠客梦
自80年代初开始进入中国内地,尔来二十年,这个成人的童话,在人们的争论声中,也延续了二十年。
无论如何,诚如陈平原教授所说,侠客是中国文人千古之下的一个梦想,在新世纪开始,且让不才我粗略整理一下这成人童话二十年,感谢曾经的英雄,并写给永远的侠客梦。
--谨以此粗陋之作,献给我那些曾经废寝忘食地阅读的武侠小说,以及曾经的心目中的英雄,金庸先生。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文坛侠圣--金庸传》(冷夏著,1995);《梁羽生传》(刘维群著,1999);《笔花六照》(粱羽生传,1998),《大侠与名探》杂志以及散见于诸书刊的资料)
2001年1月18年
一气吹就,累倒。
欢迎访问新浪文化文学专区,赏读更多精彩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