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80后学生自曝家长不知道的成长历程真相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8日 10:38   中国青年报

  我们为什么害怕开家长会?甚至,就连许多做父母的,一提到“见老师”也会惶惶不安?

  每个人都有A面和B面,孩子也一样——明明是同一个孩子,在学校和家中的表现,却没有丝毫共通之处,就好像毫不相干的两个人:在学校里总是帮老师做事的好干部,在爹妈面前可能是个连袜子都不洗的懒孩子;在家中经常对着爷爷奶奶发号施令的小皇帝,在宿舍里却是个从来都不敢大声出气的受气包……

  其实,在不同的环境里,我们每个人都可能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这并不是一件多么稀奇的事情。

  静柔(27岁):有朝一日我也成了“淑女代表”

  想当年,老爸老妈给我起这样一个“琼瑶式”的美女名,估计也寄托了对我这个宝贝女儿的无限美好想象。很可惜,我的个性实在是与“静”、“柔”这两个字丁点儿都不沾边。一般人能想到的“皮”,像什么上树抓鸟、下河摸鱼之类的小事,在我这里都不值一提。10岁的时候,我就跟着一帮大男孩到公路边上的草丛里抓蛇,然后去了皮、烤熟,撒上盐和辣椒吃掉!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个性,一直到初中毕业,我在老师眼中都算不上“好学生”——当然,不是由于成绩不好,而是因为我实在太调皮了,给很多老师都惹了不少麻烦。特别是看漫画,自己上课偷看不说,还经常搞得左邻右舍都不安宁。讲台上老师一转过身去写板书,我们就嗖嗖地交换漫画书。有时遇上技术不高的,噼里啪啦,画册啦、卡片啦掉了一地。

  当时,我妈成天挂在嘴边的一句名言:“要是我们家静柔,能像她们班上×××一半儿那样稳当就好了!”噢,顺便说一句,×××是我小学六年的同学兼班长兼少先队大队长。我与她之间的悬殊差异,简直不是天壤之别四个字可以比拟的。

  但是,所有的这一切,终于在我光荣地升入重点中学、开始住校生活的那一天起,正式成为“半个历史”——在家中,以及在原来的同学面前,我还继续维护着混世魔王的形象,而在学校,我却彻彻底底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静柔姑娘”。

  现在回忆起来,自己那个时候可真够“虚伪”!不仅是课堂上,就连在宿舍、在学生餐厅、在小花园,我都像上世纪30年代的妇女遵从“三从四德”一样,虔诚地按照心目中的“淑女”形象为人处事——轻声慢语地说话,一步一挪地走路,连在书皮上的贴画都一律从圣斗士改成了美少女战士。

  我还曾经在一次主题班会上描绘自己理想中的职业形象——一个温柔善良的幼儿园老师。那时候我坚信,真正的“淑女”,就应该是打心眼儿里喜欢小孩子的,虽然我自己从来没有单独和小孩子待过15分钟以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学期以后,我如愿以偿地稳稳坐上了高一2班“淑女代言”的头号交椅。不过,这个名头可不是我自己封的,而是班主任在一次班会上特意指出的。我记得那次,这个还差两年就要退休的老先生意味深长地说:女孩子就应该有个女孩子的样子,疯疯癫癫的不成体统,看看咱们班的静柔同学,就是身为一个女孩子的好榜样……嗨,那神情、那语态,简直就跟我小学班主任赞扬×××时一模一样。

  不过,我的淑女形象也并没有维持太长时间。到了高二下学期,我就懒得扮演白雪公主了。一方面,是因为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没那么多额外的精力监督自己注意言行;另一方面,也是越来越感到自己这样费劲努力表现,也没什么得到什么好处,除了有几个别的班的男生偶尔会多看我几眼之外,本班的男生女生,都没有因此就跟我近乎一些,反而有点儿“高处不胜寒”的意味。所以,等到高三的时候,换了班主任,我的野性也就再一次暴露无遗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 青春心理专题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