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新民主主义政治和抗日战争的特点

http://www.sina.com.cn 2007/01/18 14:24  飞跃考研

  (8)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新民主主义政治和抗日战争的特点

  1.论述我党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党先后提出了建立“劳农专政”、“真正平民的政权”、“革命民众政权”、“工农小资产阶级的民权独裁制”等主张,对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政权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中国革命进到了一个新阶段——土地革命阶段,需要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小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权。工农民主专政是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思想探索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于1940年1月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明确而完整地提出了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方案。这样,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思想已趋于形成。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抗日统一战线的政权。这个政权曾实行“三三制”,“三三制”政权的理论和实践,在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抗战胜利之前,中国共产党便确定了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建设新中国的奋斗目标。1948年12月30日,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毛泽东第一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1949年6月,毛泽东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的时候,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总结了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阐明了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历史必然性,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这篇著名文章的发表,标志着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已经完全形成。

  人民民主专政是指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起来,共同管理国家的政权形式,在解放初的新民主主义建设中人民包括农民阶级、工人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民族资产阶级。在人民民主专政中,在人民内部实行最真实、最广泛的民主,但对于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行专政,从而将对人民内部的民主和对反动派的专政结合起来,实现人民民主专政。

  2.论述我党正确处理与民主党派的基本原则及其根据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第一次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这一主要思想后来被我们党发展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成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

  这个方针是我国具体的历史条件的产物。

  我国的各民主党派与欧美国家资产阶级政党不同,它们在历史上是同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爱国的进步的政党,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曾与中国共产党一道反对国民党的独裁专制,因而受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压制与打击,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它们接受共产党的领导,采取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各民主党派的成员及其所联系的群众成了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各民主党派也就成为这部分劳动者的政治联盟。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成了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因此我们应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新的广泛的统一战线,向自然界开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因此我党实行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互相监督,共同发展。这种监督是双向的,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有了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在相互监督中各民主党派也要加强本党派的思想改造,争取和共产党一道长期团结共存,为建立一个民主、繁荣的新中国而奋斗。

  3. 试论述我党历史建立工农联盟的历史经验。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无产阶级要想坚持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因为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在广大的农村帝国主义和反动势力统治力量相对薄弱,农民又经过国民革命的熏陶,有革命觉悟;而无产阶级在中国总人口中只占少数,而且在城市里反动力量强大,敌我力量悬殊,工人阶级只有在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加强根据地的建设,才能真正团结和发动农民,参加革命并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最终才能领导农民取得革命的成功。

  在我党建立初期,就已经充分认识到农民在革命中的重要性,并积级开展发动农民,武装农民的农民运动,但在国民革命时期,我党已出现过两种错误的倾向,右倾机会主义者以陈独秀国代表,只注意同国民党的合作,而忘记了农民;左倾机会主义者以张国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也忘记了农民。

  国民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依靠农民,深入农村发动和组织农民,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从而把中国革命引向成功之路。

  我党在国民革命失败后的艰苦环境中正是于发动农民才得以生存和发展,在抗日战争的艰苦条件下,也正是发动农民才使得抗日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中完全取得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抗战结束以后,也正是由于发动了农民建立起巩固的工农联盟,才最终打败美蒋反动派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我党的历史反复证明,无产阶级要想取得领导权,就必须紧紧的团结和依靠农民,才能最终领导革命取得成功。

  4.在对待抗日战争的看法上,一种观点认为:“抗日战争既是民族革命,又是民主革命”;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抗日战争只是民族革命,不是民主革命。”试结合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的关系加以分析。

  中国近代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因此中国革命必然有两大基本任务:一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统治和掠夺,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自强,进行民族革命;二是推翻封建主义的专制制度,建立一个民主的社会,进行民主革命。

  中国民族革命的目的主要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革命,而民主革命则是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革命,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同时中国的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两大基本任务又是相互统一的。不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就不能消灭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因为帝国主义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主要支持者;反过来,因为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而农民则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因此不帮助农民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就不能组成强大的革命同盟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

  抗日战争作为中国革命的一个阶段,既是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又是反抗封建专制制度的民主革命。原因主要有:

  (1)通过抗日战争,建立和扩大敌后根据地,极大地壮大了党所领导的人民武装的力量,为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继续推进民主革命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2)通过抗日战争,宣传、组织和领导群众,极大地提高了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为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继续推进民主革命奠定了强大的思想基础。(3)通过抗日战争,壮大了人民武装的力量,极大地改变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在武装力量上的优势,为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继续推进民主革命奠定了强大的阶级基础。(4)通过抗日战争,党领导人民武装艰巨地打退了国民党右派所发动的三次反共高潮,为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继续推进民主革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可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既是民族革命,又是民主革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