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党的建设的材料

http://www.sina.com.cn 2007/01/18 14:24  飞跃考研

  (1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党的建设的材料。

  1.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是对社会主义普遍规律的概括和总结,但不可能完全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国情,在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上我党成功的将马克思主义与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的道路,正确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但又要坚决反对教条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中国化的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1956年,提出了我们要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但真正实现了这次结合的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集中全党智慧,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理论创新的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虽然形成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任务,但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依据我们党和人民的长期实践而形成的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中国工人阶级的科学思想体系,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这三大理论成果中,既包含着实践上的历史联系,又包含着思想脉络上的内在逻辑联系,是体现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前进趋势的统一的科学理论。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过程看,三大理论成果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它们都以中国工人阶级的立场作为根本出发点,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理论前提,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作为现实根据,并且是以其前者的思想范式和原理原则,来指导和规范后者的探索、产生与形成,而后者则又以前者为起点、以实践为基础,实现了对前者的继承、深化、发展和超越。

  2.试比较毛泽东的工业化道路与我国当前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毛泽东的工业化道路: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如何在

中国经济文化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实现工业化,是个崭新而艰巨的任务。毛泽东强调要从中国是一个大农业国的实际出发,注意吸取苏联等国片面发展重工业的教训,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在中国实现工业化,首先要正确处理重工业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正确的,但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这样能使重工业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快些。 毛泽东从中国是个大农业国的国情出发,强调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把发展农业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后来,又提出以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为序安排国民经济的方针以及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走出一条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还要处理好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这里已涉及对过分集中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问题。 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还涉及建设的速度、规模及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协调的问题。中共八大提出了应该根据需要和可能,合理地规定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把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作为今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子。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是相对于传统的工业化来讲的,主要表现在:

  第一,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我们完全可以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第二,在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特别是快速发展时期,大多数是以消耗能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先发展,后治理”,代价很大。中国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三,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机械化和自动化,出现了一些失业问题。中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也要扩大就业。

  两种工业化道路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的异同表现在:

  同:目标和任务都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出发点都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制度都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国情都是在生产力落后的中国实现工业化的问题。

  异:背景不同:前者的背景是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后者的背景是由旧的工业化道路转变为新的工业化道路;国际环境不同:前者的国际环境是帝国主义封锁、缺乏对外开放,后者的国际环境是全球化和各国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体制环境不同:前者的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而后者的体制是市场经济体制;内容不同:前者的主要内容是正确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比例问题,而后者的主要内容是寻找一条能耗低、效益高、适合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3.论述党的历史上三次修改党章、确立党的指导思想的背景和重大历史意义

  在我党历史上曾在七大、十五大和十六大上对党章进行过三次修改,分别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写进党章,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1945年我党召开了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七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在1997年的十五大上我党修改了党章,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认为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第二次飞跃。

  2002年我党召开了十六大,再一次修改了党章,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章,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我党三次修改党章,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应当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完善,也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善于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这也是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本色,永不脱离群众和具有蓬勃活力的根本保证。

  4.试比较延安整风和新时期及当前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面临背景的差别,并简述延安整风所积累的丰富经验。

  延安整风前党的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从当时国内外形势看,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从党的实际状况看,遵义会议以后,一方面,党的工作成绩巨大,已经成为全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事业的伟大重心。另一方面,党内还广泛存在着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倾向和表现这两种倾向的党八股。这主要是由于党受到王明为代表、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左”倾错误的严重影响还没有肃清。

  同时,在新党员中,有不少还带着小资产阶级思想和作风。他们虽然在组织上入了党,但在思想上还没有入党,或者没有完全入党。党的一些干部马列主义水平不高,严重地危害党和革命事业,与党担负的历史重任极不适应。延安整风运动的目的,就是从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把党整顿好,建设好,领导人民解放全中国,建设新中国。

  我党现阶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不可因此而回避党风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照搬照抄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独断专行、软弱涣散,自由主义、以权谋么、享乐主义,以及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等等,使党的形象受到损害,使党的事业受到阻碍。

  延安整风冲破了党内长期以来存在的教条主义束缚,使之成为我国五四运动以后最大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通过延安整风运动,广大的党员干部首先是党的高级干部,才分清了路线是非,彻底清算了教条主义的危害,极大地解放了思想,从根本上转变了学习态度和方法,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党风、文风,党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

  这次整风运动确立了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根本原则,树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使全党紧密地团结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周围。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要地位。

  我党在历史上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思想与我国国情相结合,高度重视党的建设的重要性,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 第一,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首位。第二,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同党的政治路线相结合,使党坚定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决反对“左”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 第三,在党的组织建设上充分重视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重要性。 第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并把它提到世界观和党性原则的高度。总之,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这三大法宝中,党的建设是掌握统一战线、武装斗争这两个基本武器,以实现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使党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