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明智的父母总是通过向青少年孩子提供选择,来谨慎地交出控制权,但这些选择必须始终处在家长能够忍受和执行的范围内。这便是顾问式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我们担任的角色是提建议、提问题,并提供选择。之后,就该轮到“客户”定下行动决心了。
给青少年提供选择的最佳时机是一切都进展顺利时,而不是等到事态已经无法收场之后。其模式大概是这样:当他们很小时,你可以问“你想喝果汁还是喝牛奶?”,当他们长大了一些,你可以问“今天晚上你打算10点半还是11点回家?”如果提出的是选择而非命令,那么你就会抢占先机。高明的父母在事态平稳时为青少年孩子提供许多选择,由此在孩子的头脑中开设一种“存款账户”,放手让他们在大脑里控制(同时也在现实生活中控制)账户里的存款。当事情进展不怎么顺利时,父母可以说:“等一下,孩子。该轮到我了。这次由我决定选哪个。”
这种技巧好比玩纸牌。人生就是一场纸牌游戏,父母握有所有的幺点(ace,同花色中最大的牌——译者注)。当青少年孩子在生活中出现重大事件如学开车或与朋友外出时,父母就要亮出幺点或叫王牌。不过,父母一直都可以说:“我叫牌”。
当你说“闭嘴!”或“把音响关掉!”时,有没有盯着孩子的眼睛仔细看?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眨动的眼睛满含着“我早料到会有这句话”的神情,不是吗?青少年会说,“好啊!就这么办。我现在就走。”换言之,无论何时,只要叫青少年孩子做某件无法强制他们做的事,实际上,我们就将太多的控制权交给了他们。
一旦遇到这种情况,你就应该提出选择。一开始永远都要亲切随和,“你愿意……吗?”“你觉得怎样最好?”或“欢迎你……”。你可以说:“欢迎你换个地方,想把声音开多大就开多大”,或者“欢迎待在这里,但不要吵我们。你决定吧。”
多数脑瓜好使的青少年都会提出第三种选择,而你往往又不喜欢这种选择。此时,你就振作精神去面对吧。提出第三种选择时,通常他们会这样回答:“我住在这里。我也有权决定自己的事。我可以发出声响,因为这也是我的家。”
无论青少年孩子提出的第三种选择是什么,我们都必须做好这样回答的准备(这种回答方式要经过预演):“都有些什么选择?”青少年会说:“是的,但对我——这不公平。我的朋友可不必受你的气。”
我们再次以坚定而柔和的腔调问:“都有些什么选择?”
孩子说:“这真是不可理喻!”
我们说“都有些什么选择?”或另一句话“我刚才说什么了?”时,一定要以一种亲切的语气。
多数正常的青少年在听到“都有什么选择?”多达三四遍时,会回答说:“让我歇会儿,我要多少时间、需要做点什么才能摆脱这个不可理喻的大人?”换言之,我们也有权把自己的青少年孩子“逼疯”!
无论何时,你都要把孩子赶入一种无法说“不”的境地,但同时又要提供某种选择。
运用“爱与理智”法则的父母不会白费心机说:“你不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相反,他们会说:“出现某某情况时,你打算怎样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