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扰了,乌镇(外一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1/23 14:27 新浪教育 | |
打扰了,乌镇(外一篇) 刘 恒 乌镇是宁静、典雅、古朴而纯洁的。正是如此宁静、纯洁的环境,茅盾和他的先人们才会有这般心情来饱读经书。记得《似水年华》中的乌镇,婉约中略有沧桑,古朴中略有灵秀。让人有种陶醉之感。陶渊明在他的《归园田居》中这样写到“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我心中的乌镇应是这样的。 带着这种情怀,我来到乌镇。看到印蓝布的“宏源泰染坊”,品尝进贡给朱元璋的“三白酒”,拜访茅盾先生故居和他儿时读书的地方“立志书院。”这些我脑海中多次想到的地方,如今呈现在我眼前时,我却没有那份情怀。小巷中我跟着人群缓步走着。巷中的人流,如同闹市一般。看着桥下那载满游人的小舟,在河流里穿梭。这就是现实中的乌镇,热闹的乌镇。 巷两边青瓦房内大都住着一些老人,我冒昧的走进一间敞着门的屋子。屋子挺高、挺深,走进去后在屋里听不到屋外的嘈杂,一位老者正悠闲的坐着。于是我便和这位老者闲聊起来。这位老者住在乌镇有七十多个年头,从没有离开过这里。而镇上的年轻人已大都不住在镇上,只有老人们还对此处有所留恋。“这些年轻人还会回镇上住吗?”我问到。“会的、会的,等到老了他们会回来的。”老者不假思索的回答。“为什么?”我刨根问底的说。“哪儿能有这么美丽的家。”…… 我告别了老者,继续在乌镇的大街小巷中转着,继续寻找着那份情怀。末了,我还是没有找到。快要离开乌镇时,我注意到车站旁边有一组雕塑。雕塑刻画出几名古装扮相的乌镇人在河边洗衣、掏米的日常生活情景。看着雕塑,我明白了心中的乌镇是一个宁静、古朴的小镇。缺少这种宁静,就像一个美丽的姑娘缺少一双水汪汪般的眼睛,失去美丽的灵气一样。现在看到的乌镇则恰恰失去这种灵气。染坊还是那个,书院还是那个书院,现实中的乌镇以不是我心中的乌镇了。 “打扰了,乌镇。”回宁的巴士上我默默地说。一个匆匆游客是无法体会到它的美丽,只会扰乱它的美丽。不知以后住在镇上的人们,还能否感受到乌镇真正的美丽。也不知茅盾先生是否喜欢我们这些游客涌入家中,来骚扰这里的宁静。 生命,环境 有一日,朋友拿一张报纸,指着一篇文章哈哈大笑的对我说:“你看美国人真是愚笨,连‘一氧化二氢’都不知道。”我拿过报纸读了一遍,才弄懂原来在美国的某一个城市的居民从网上得知有一种“一氧化二氢”的化学物质对人体有害,会夺去人的生命。而且此物质是泡沫塑料的必用原料之一,人们天天会接触它。消息传出,该市居民人人自危,该市政府也准备对泡沫塑料进行全面的禁用。就在要提交议案的时候,有人才反映过来“一氧化二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水”的化学分子式。网上讲的是一个骗局。 我想笑,可我又有一种莫名的悲凉涌上心头。在这些美国人看来,人类发明的东西中,有些会对环境、对人身有所损害,他们时时刻刻都在提高警惕,小心翼翼地使用现代文明的成果。如果发现有什么成果会损害环境、损害自身健康,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去维护环境、维护自己。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他们“愚笨”的行为。 在《哈姆雷特》中有一句著名的台词“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句台词摆在今天现实生活面前同样具有震撼力。人类的发明创造,给人类带来什么?谁会希望自己的发明来损害人类自己?人,活着就是为了生存。而现今社会文明如此发达,困扰人们的还是生存问题。生存环境的问题。往小的说,汽车的发明使人们享受驾驶的快乐,行动的便捷,但人们又发现,汽车尾气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对人身体的侵害;往大的说,原子的发现,使人们享受到核能所带来的快捷,但核污染的灼痕,在人们心中又是抹不掉的阴影。 人类的发明创造是伟大的,它给人类带来得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可谁会想到,人类在享受发明创造的同时,又惊恐的发现正是这些发明创造再逐步的破坏人类的环境,进而损坏人类健康。今天人们吃着喷洒过农药的食物时,心理却羡慕古人所吃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没有农药;生活在今天充满废气、嘈杂环境当中的都市人,心理却向往着乡村田野间的生活,因为那有清新的、宁静的环境。 环境是公平的,你对它好,它就会给你好的回报。你破害它,它就伤害你。人们对待环境,应如同对待自己一样,保护它,爱护它。正视自己的发明创造,反省自己对环境的破坏,努力去改善与环境的关系,让两者和谐相存。这样人类不是更加好的享受现代文明吗?何必还要殚惊受怕的生活呢? 生命是何其的真贵。而生命所能依靠的只有环境,维护好自己所生存的环境,就是对生命的尊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